原版
風不停的吹
輕如鴻毛的我
在天地之間
該何去何從
飄啊飄啊
我不停的飛
在茫茫人海中
何時才有安身立命的那天
創作理念:
因為我現在對未來還是感到很茫然,所以利用蒲公英「受到風支配」和「不知道會在哪個地方生根」的意象代表自己。
賞評意見:
首先,適當標點可以幫助詩意。你兩節詩的末句都是問句,可以加上「?」以強化詩意。
你的意象使用非常精確,蒲公英「飄飛」的特性,的確適合書寫茫然的狀態,不管是心理上或現實上。你採用第一人稱來寫(輕如鴻毛的我),這沒有問題,然而對照兩節詩的內容,你會發現第一節的畫面感是填滿的,但第二節詩的畫面感只剩下頭兩句,後兩句你已經轉為「敘述」了。
「蒲公英」飄飛,當然要以「天地」為空間,這是第一節詩不會有問題的原因;但第二節詩你卻使用了「茫茫人海」一詞,讓「蒲公英\我」原本「合一」的書寫角度(寫蒲公英就是寫自己),變成了「喻依\喻體」的比喻關係,自己從蒲公英的意象脫離出來,詩意雖不二,但詩味就有損傷了。
其實,你可以如此設定:第一節寫蒲公英「飄飛前的擔憂」,第二節寫蒲公英「飄飛中的無奈」,這樣詩意有所承也有所隔,就不會有重複之感。試改如下:
你的意象使用非常精確,蒲公英「飄飛」的特性,的確適合書寫茫然的狀態,不管是心理上或現實上。你採用第一人稱來寫(輕如鴻毛的我),這沒有問題,然而對照兩節詩的內容,你會發現第一節的畫面感是填滿的,但第二節詩的畫面感只剩下頭兩句,後兩句你已經轉為「敘述」了。
「蒲公英」飄飛,當然要以「天地」為空間,這是第一節詩不會有問題的原因;但第二節詩你卻使用了「茫茫人海」一詞,讓「蒲公英\我」原本「合一」的書寫角度(寫蒲公英就是寫自己),變成了「喻依\喻體」的比喻關係,自己從蒲公英的意象脫離出來,詩意雖不二,但詩味就有損傷了。
其實,你可以如此設定:第一節寫蒲公英「飄飛前的擔憂」,第二節寫蒲公英「飄飛中的無奈」,這樣詩意有所承也有所隔,就不會有重複之感。試改如下:
風不停的吹
輕如鴻毛的我
在天地之間
該何去何從?
輕如鴻毛的我
在天地之間
該何去何從?
飄啊飄啊
我不停的飛
蒼茫的大地啊
不落腳,由不得我
落腳,也由不得我
我不停的飛
蒼茫的大地啊
不落腳,由不得我
落腳,也由不得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