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轉貼:放棄薪水 西岡剛主動離隊

按:西岡剛的決定對雙城隊而言,也許只是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對我而言,我看到的是日本「恥感文化」的再一次展現:承認失敗、自覺虧欠,不配享有剩餘薪資。西岡剛的選擇,是痛苦的自我否定下衍生的羞恥感,讓他毅然決然以放棄剩餘薪資的方式彌補心中的羞恥與虧欠,而難能可貴的是,他有勇氣坦然公開----縱使他是公眾人物。此外,在離開雙城隊之際,他仍對雙城隊給了他圓夢的機會由衷感念,這樣的胸襟,也值得大書特書,堪為典範。

這一課,讓我學到即使是「失敗」的人生處境,也可以活得充滿尊嚴。俗云「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西岡剛的謝幕,為這一句話做了最佳的註解。

出處:放棄薪水 西岡剛主動離隊


效力雙城的日籍內野手西岡剛因表現落差大,確定被釋出。
美聯社
就算這趟旅程是以失敗收場,但至少他立下了一個值得作為借鏡的典範,「既然打不好,我就沒資格領取剩餘的薪水。」
曾被雙城視為重要補強,被寄予厚望的日籍球星西岡剛,赴美兩年下來的成績實在是不理想,遠遠無法達到預期,本季多數時間更是待在3A,西岡遂主動向雙城表達離隊念頭,雙城欣然接受,今日正式將西岡釋出。
西岡與雙城3年925萬美金的合約還剩1年300萬美金的年薪,但西岡主動向雙城表達他願意放棄第3年的薪水,連25萬美金的賣斷合約費用一併放棄,雙方分手地一乾二淨,西岡認為自己的表現不夠資格領取剩餘的薪水,是他虧欠雙城
「我要感謝雙城幫助我實現在大聯盟打球的夢想,」西岡說。「但我的表現有違預期,我要負所有的責任。與此同時,我認為是時候該離開了,我不後悔,我相信唯有挫折才會讓人變得更堅強。」
西岡赴美後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出在心理,始終放不開,適應不良,打擊沒發揮就算了,守備時經常自亂陣腳。更不幸的是,去年菜鳥球季只打了5場球,就因守備時遭對手衝撞導致左腳骨折,還沒起步就遇到挫折,這一傷讓西岡此後始終無法找回應有身手。
西岡兩年下來在大聯盟只出賽71場,打擊率2成15,今年則只在大聯盟出賽3場,12支0。3A出賽101場,打擊率只是很普通的2成58。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轉貼:運動科學 - 棒球 vs. 威浮球

按:一直以來,我對這種運動科學總是充滿興趣。這個威浮球與棒球的對決,讓我們看到運動這門學問裡頭有趣的科學知識。

轉貼:日立石英玻璃記憶碟 資訊永存非夢事

按:日本的科技水準還是令人嘆服!雖然目前的「原型」儲存空間仍然偏小,但是能突破材料科技的侷限,大儲存容量的產品推出應該指日可待!

出處:自由電子報 - 日立石英玻璃記憶碟 資訊永存非夢事:

日立公司24日展示可永久儲存資料的石英玻璃碟。 (法新社)

至少可保存數億年
〔編譯魏國金/法新社東京24日電〕鮑伯狄倫與滾石證明好音樂歷久不衰;日本高科技巨擘日立公司表示,其發明可讓好音樂傳唱更長久—至少數億年沒問題。該公司24日公布將數位資料儲存於石英玻璃的技術,由於石英玻璃可耐極端溫度與惡劣條件,因此保存資料品質幾乎永久不變。
每平方吋儲存量達40百萬位元組
日立研究員鳥居和功指出︰「資訊每天爆量出現,然而就留存資料給後世而言,我們並不比將事情鐫刻石頭的年代進步多少。甚至流失資料的可能性恐有增無減。」這是因為當前使用的CD或硬碟壽命僅數十年,最多不超過百年。此外,科技快速發展的結果也導致必須不斷更新資料讀寫硬碟,他說︰「我們都經歷過蒐集的資料與資訊無法挽救的問題。」他顯然意指現已過時的電唱機與攝影膠捲。
日立研發以二進位法,透過在石英薄片內製造小點的方式來儲存資料,而保存的資料藉由普通的光學顯微鏡即可讀取。鳥居說,任何只要能了解二進位形式的電腦,不管它有多先進,都可讀取資料。
耐高溫大火 可挺過天災
日立公布的這個儲存裝置原型僅2公分見方、2公釐厚,石英玻璃材料是高穩定、高彈性的物質。該晶片可抗許多化學物、不受無線電波影響,可直接暴露在烈火與高達攝氏1000度的環境中至少2小時仍無損品質。它也防水,因此大火與海嘯等天災都能挺過,「我們相信資料可永久保存,除非這麼堅硬的玻璃破裂。」
研究人員表示,該原型目前有4層圖點,每平方吋的儲存量達40百萬位元組(megabytes),相當於1片音樂CD的密度。

轉貼:這樣吃,天然滅火氣


作者:文/連以晴|常春月刊–201276日下午11:19

「火從口入」,吃進去的食物和火氣大有關係,想要降火氣,吃對食物非常重要。哪些飲食習慣會導致火氣大?「上火食物黑名單」有哪些?哪些飲食有助降火氣?

提到降火氣,多數民眾一定都是想到用「吃」的來退火。的確,中醫觀點中,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就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吃到對的食物確實有降火氣的效果,但吃錯了食物,也是會增加火氣的,所以,可千萬不能隨便亂吃喔!

在科技進步、經濟發達的年代,許多人都想追求最理想的生活品質,聲色影音效果、足跡踏遍大江南北,滿足口腹之慾早已是最基本的要求,連北宋大文豪蘇軾都曾經寫到:「無肉令人瘦」的字句,而創造出一代名菜──「東坡肉」,這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飲食模式,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陌生的生活方式。不過,也就是這樣的生活,讓夏天體內的那把無名火燒得更加旺盛!這個夏天想要清涼一下,不妨忌忌口,將「上火食物黑名單」深刻於腦海中,能閃多遠就多遠。

4大類上火食物黑名單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陳潮宗醫師將黑名單中的食物分成4類:辛辣刺激與熱性食物、熱性水果、甜食、冰品,讀者可從列舉中的食物舉一反三,躲過上火食物,保持輕鬆自在的身心。
1辛辣刺激與熱性食物:
麻辣鍋、鹽酥雞、羊肉爐、人參雞、當歸鴨、炸豬排、羊肉、牛肉、豬肉、雞肉、鱔魚、香料類(如蔥、薑、蒜頭、蒜苗、辣椒、洋蔥)、麻油、四物湯、堅果類(如花生、腰果)、茴香葉、肉桂等,其食物本身的溫熱性質會加重體內之火,使得生理原本蘊藏的火失去平衡,導致上火。

2熱性水果:
釋迦、榴槤、荔枝、芒果、龍眼是民眾最常吃的熱性水果,因此,攝取時適量就好。

3甜食:
人體熱量主要從澱粉、糖分及油脂中獲取,一旦過量攝取熱量上升,相對地火氣也會上升,包括各式蛋糕、甜甜圈、麻花捲、太陽餅、奶油酥餅、鳳梨酥、巧克力、糖果、餅乾、添加精緻糖的咖啡、茶、可樂、汽水等,都含有豐富的糖分及油脂,想要降火,小點心或飲料就要有所節制。
4冰品:
冰品或冰塊會讓血液凝結在腸胃道,降低血液循環功能,而且如前文所述也會造成體溫調節的失衡,尤其是已有感冒、支氣管炎、免疫力低下、老年人常因虛火旺盛,造成口乾舌燥,這時如果衝動飲用冰品更容易加重症狀,必須忌口。
5大類退火氣食物
了解了上火食物的黑名單,相信大家一定很失望,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好像都被剝奪了;事實上卻不然,陳潮宗表示,怕上火而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似乎對於人生匆匆數十載來說太過苛刻,只要配合以下兩個原則,還是可以享受美食人生:
1酌量食用上火食物(過)
2增加食用退火食物(功)
在兩種食物功過相抵,甚至功大於過,就不怕上火食物壞了自己的健康。

究竟哪些食物是退火的大功臣呢?
1退火水果:
以水分多的水果為主,包括香蕉、西瓜、甘蔗、水梨、楊桃、番茄、奇異果、桑椹、火龍果、香瓜、哈密瓜、檸檬、柑橘、木瓜、蓮霧等。

《特別推薦》
香蕉:具清熱止渴、清胃涼血、潤腸通便、降壓利尿的作用。口渴、便祕的陰虛腸燥、血熱氣滯的患者可多吃香蕉;若體質屬於脾胃素虛、陽氣不足的人,吃香蕉則會使虛火更旺,不宜多吃。
西瓜:中醫流傳一句話:「吃上兩塊瓜,藥物不用抓」,西瓜有除煩止渴、養心安神的作用,但脾胃虛寒、寒積冷痛、便溏尿清的人不可以吃西瓜。
2退火蔬菜:
空心菜、菠菜、高麗菜、豆芽菜、白蘿蔔、冬瓜、苦瓜、大黃瓜、小黃瓜、絲瓜、蓮藕、芹菜、蘆筍、冬筍、百合、木耳、扁豆、荸薺等。

《特別推薦》
空心菜:具有健胃整腸、清胃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且可防止夏天人體受到細菌、病毒的侵害。而且一年四季都吃得到,是好吃又易買的退火蔬菜。
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作用,可以幫助排毒,適合有口臭、大便乾硬、便祕的上火症狀患者食用。
豆芽菜:清熱、健脾和胃的作用。綠豆芽適合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祕、眼睛充血的上火患者食用;黃豆芽則可預防口舌生瘡、嘴破。
白蘿蔔:生食白蘿蔔可以幫助止渴、清熱、健胃整腸的作用;煮熟的白蘿蔔則對利尿、排便有益處。

3退火飲品:
綠豆湯、冬瓜茶、苦茶、青草茶、甘蔗汁、蘆筍汁、檸檬汁、烏梅汁、椰子汁、蘆薈汁、薄荷茶、茉莉花茶、洛神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仙草蜜、蓮子薏仁湯、石蓮花茶、白木耳蓮子湯、蓮藕汁、菊花枸杞茶等。

《特別推薦》
甘蔗汁:味甘性平的甘蔗具有解熱、止渴、生津、利尿的功效,口乾舌燥、消化不良、發燒的人可以喝甘蔗汁清熱、助消化。
白木耳蓮子湯:白木耳富含膠質、果膠和多醣體,有美白、潤腸通便、潤肺生津、降低膽固醇的效果;蓮子則可健脾胃、清心安神,是上火的人止渴解熱不錯的甜品選擇。
蓮子薏仁湯:薏仁有健脾益肺、清熱、消水腫的作用,但不適合體質虛寒及孕婦食用。
青草茶:常用鳳尾草、車前草、薄荷、咸豐草熬煮而成的青草茶,具有清涼退火、解熱消炎、利尿作用,但手腳冰冷、體質虛寒、腎功能低下的人不宜飲用。

4退火中藥方劑:
五汁飲、玉女煎、甘露飲、清心蓮子飲、黃連解毒湯、人參茶、生脈飲、金銀花茶、決明子茶等。

《特別推薦》
五汁飲:由水梨汁、荸薺汁、鮮蘆根汁、麥冬汁、蓮藕汁(或甘蔗汁)製成的五汁飲,是用來消除體內火氣、止渴、除煩、潤肺的中醫茶飲聖品。
人參茶:花旗參適合體質燥熱的去火用,高麗參則是對氣虛、四肢冰冷的人有所助益,夏天時喝人參茶有補氣去火的效果。
退火中草藥成分:麥冬、天冬、生地、玉竹、黃精、山藥、沙參、西洋參、黃連、黃芩、黃柏、槴子、龍膽草、菊花、絞股藍、麥門冬、金銀花、連翹、決明子等。

《特別推薦》
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能瀉肝火。
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清心胃熱毒。
菊花:疏風清熱、明目解毒。
絞股藍:促進新陳代謝、生津止渴、降火氣。
麥門冬:益胃生津,去心熱、止渴
連翹:清熱解毒、清心火。

特別注意:中草藥需由專業中醫師調配,一般民眾千萬不要自己購買,以免食用錯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診斷科主任林宏任即指出,中草藥方劑治療有分實火、虛火之用,像是麥冬、天冬、生地、玉竹、黃精、山藥、沙參、西洋參是針對虛火;黃連、黃芩、黃柏、槴子、龍膽草則是處理實火症狀,不可隨意調配。



轉貼:漲工資?台奴別作白日夢

出處:漲工資?台奴別作白日夢

文摘:

共體時艱?每一次,政府和資本家都是如此「勸勉」台灣的勞工!
 共享成果?別傻了,政府和資本家分吃都不夠,此時此刻,他們馬上露出猙獰嘴臉,更憤怒地痛斥:「奴工滾一邊!」
 台灣景氣不好,勞工的薪資到退到過去十七年,所以,政府和資方再度勾結,說「暫緩」調薪,要勞工等到景氣好了再說。
 但是,台灣的經濟景氣在過去十七年之內都不好嗎?台灣的GDP也倒退到過去十七年的同樣水準嗎?並沒有!
 這是台灣勞工薪資倒退十七年,那一年,是一九九五年,經濟成長率是「六‧三八%」,之後,除了二○○一年與二○○九年,陳水扁與馬英九都有負成長之外,年年都是成長四%到五%以上,二○一○年更是正成長「十‧八八%」。
 這十七年以來,台灣人創造了這麼多的新財富,以複利模式很簡單就可以計算,這十七年以來,台灣的GDP累積已超過了兩倍,至少是二○○‧一一%
 勞工?別作白日夢,這些成果,是富豪與資本家拿走了,炒房價、住豪宅,揮金如土,就是一毛錢也不願多給「奴工」!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轉貼:22K已經很多了!

出處:22K已經很多了!(對台奴而言)

文摘:
最近很多老闆、媒體政府官員都在喊說『台灣沒人才』。這句話照字面上聽來,應該是說我們這些當員工的都很爛,不配領老闆的薪水吧!自古以來,人才難尋,所以人才都是需要珍惜的,要把他當人看,要給他基本尊重和合理的休息時間,這樣他才可能為了你,發揮他的能力。但奴隸就不同了,奴隸是操到死,死了再換就好的。所以,每天加班,不用休息、不用陪家人的責任制,純粹是用在奴隸身上的。我們是奴隸,不是人才。

『高等教育』就是在訓練『奴隸』

我們在學校裡學的東西,基本上是要教我們出社會之後需要用的東西。那很明顯,保護自己不被欺負,反抗不合理的事情,就是人出社會必須要有的技能,那為什麼這麼多年以來,台灣的學校從來沒教過我們怎麼對抗不合理的事情呢?老師明明教得很爛(不合理的事情),我去問他為什麼教得這麼爛(反抗他),結果馬上就被他當了。因為,學校就是要訓練你凡事不要反抗,畢了業之後,乖乖當政府和有錢人的奴隸嘛!
知識就是力量,學習真正的知識,可以讓我們創造、發明、判斷和解決問題,但我們在學校學的東西,不是知識,只是用來換取文憑的『知識的渣』。學校、補習班、政府共同創造了一個假的東西-文憑,跟美鈔一樣,只是一張紙而已,要多少我就印給你,人人有份。文憑的餅越作越大,不論男女老幼,每個人都是它的客戶。而且人一生中可以擁有很多張文憑,當大學文憑的市場飽和了之後,就開始有碩士的文憑,當你已經30,40歲之時,沒求知欲,記憶力也很差時,也是會有EMBA的文憑可以賣給你。
文憑讓所有人竭盡心思,瘋狂去追求,但它不過是一張紙而已。從很多研究生學習的狀況,還有論文代寫的廣告,你就可以知道大家要的只是那張紙,並不在乎自己學的是什麼。這種情況下,知識本身沒有意義了,當它們能變成高分,換成文憑的時候才有。你的文憑越響亮,你就越容易進入企業中當奴隸。當企業責任制我們的時候,大多數人也是無可選擇繼續待著,不相信自己能創業、能爭取、能改變現況,因為我們在學校學的東西都是知識的渣滓,本質上只是用來換成一張進入企業的門票,在現實上無法創造什麼。
文憑值22K,已經很多了
台灣的大學生拿著文憑領22K,文憑也不再是找工作的門票。政府、學校、社會所創造的文憑謊言,終於泡沫化了。各位同學醒醒吧,今天就看清楚,講台上的那個人是不是正在偷你的錢,偷你的時間,將來你的老闆很可能就是這樣子的。你現在不向講台上的人,要求你應得的權益,那將來你老闆用22K責任制你的時候,你也一樣不會有意見。在學校學習真正的知識,會讓人有創造未來,改變現狀的能力;但是不在意自己學了什麼,只是為了張文憑,只是讓你更便捷地成為別人的奴隸。

轉貼:台灣奴性訓練學院

按:反躬自省,自己過去是受害者,如今,可要自覺,千萬不要成了加害者啊!

出處:台灣奴性訓練學院

文摘:

從小,政府就用聯考訓練我們,讓我們對許多事都不深究意義。因為我們受的教育,基本上就是用連續不斷的考試麻痺我們,把我們訓練成專注在分數上的老鼠,你若是還想追根究底的思考問題,就會很麻煩,老師會告訴你考試不 會考,不重要,而且他自己也不懂,所以沒辦法向你解釋太多;同學也會說你想太多,鑽牛角尖。再用書本塞滿我們的所有時間,連續12年之後,你就會痛恨閱讀 了,這樣就能防止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會深入思考。所以,我們習慣接受別人給我們的結論。
在學校,你竭盡心力學的知識,有什麼實際用途,在什麼情況下成立或不成立,對錯是非,使用之後對社會的影響為何,全都不重要,重要的唯有他給你的分數,分數 除了讓你通過考試之外,本身不具任何意義,也無法使用在現實生活中。所以,我們像滾輪上的老鼠,盯著眼前的分數,在這個教育體制下跑了16年,跑得精疲力 盡之後,才發現週圍的一切,努力的目標(分數),根本不會構成真實的世界。而且,越是追逐分數,就離實相越遠。
中華文化中,最可怕的是禮教,吃人不吐骨頭,把壓榨勞工的缺德事,扯上責任兩字崇高的理想,意義馬上就轉正了。正好,很多人也不思考這背後的道理,接受『晚下班就是好員工啊!』的 結論。就像白人,在他的祖國可以是遊民、罪犯、社會敗類,但在台灣就會有個市場讓他能馬上變身,成為高級、時尚的英文老師,還讓他有把不完的妹!但我們台 灣人也有自己的步數,只要出國去唸個MBA,好像看到履歷表上MBA三個英文字母,就有人搶著請你去上班似的。我們已經習慣接受各種結論,不想思考『上班 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意義為何,有人還以自己耐加班,耐操、肯拼為傲。責任制背後的意義,其實只是『因為組織沒有效率,老闆不想改進但又要省錢』而已。
你說小孩不補習,怎麼考得上啊?前後同學都在補習,不補就輸人家了。奇怪,小孩一天不是在學校上八小時的課嗎?國英數理化學等學科,塞得滿滿的還不夠。如果小孩什麼科目都要去補習班學,那請問學校老師究竟在幹什麼?滿街的補習班,是不是在告訴你學校老師普遍教得很爛呢?就算他教得很爛,但我們從小就不會反對老師、不會問他為什麼不好好教,也不會叫他停止浪費大家的時間。大概是是老師手上握著個分數吧,還有我們都被教要尊師重道之類的,是說我拿錢去繳學費給他當薪水,還要畏畏縮縮地怕那些提供我Service的老師。他明明教得很爛,畢業的時候他不賠我錢,補償我被他浪費掉的寶貴時間,我卻還要拿錢請他吃謝師宴,謝你媽的頭。
像任何職業一樣,如果老師尊重他自己的職業,把自己的工作作好,認真備課教學,關心學生的成長與學習,那我當然會很尊敬他。如果只是因為他是個『老師』,而我就要尊敬他的話,門都沒有。
從學校畢業之後,我們都已經被訓練得很好了,我們不思考事物背後的道理,也習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不管領導我們的人再爛,我們都會服從他們的權威,這應該就是很多人說的,造就責任制奇蹟的,台灣人的奴性吧!

昨晚的愛情課:「原來愛就是甜蜜」

按:這是讓我太太看得出涕的片段----我知道她為什麼哭。所以,我把這幾段台詞逐句打字,留下這份自學的「愛情教材」。(括號內主題是我自擬的)

出處:原來愛就是甜蜜-06


【告白】
蜜蜜:你們男人真的很無聊,只不過是個遊戲,要這麼拼命嗎?你看看他,這麼撐很MAN嗎?
勁陽:又不是我願意的,是他太逞強了。
蜜蜜:那你可以不要跟他比啊!
勁陽:可是他就是要比誰比較喜歡妳,我能不比嗎?
蜜蜜:當然可以啊,不喜歡不就沒事了?
勁陽:好啊!那妳看著我,如果妳可以很認真地說,妳真的不喜歡我,那我就放棄。蜜蜜,妳跟我說啊!妳看著我,妳不要逃避,就一句話。蜜蜜......妳不要再逃避我,妳明明就是喜歡我的......
蜜蜜:妳跟陳耀明都一樣,不可以喜歡我的。
勁陽:喜歡就是喜歡了,那是內心的感受,沒有什麼能不能的。
蜜蜜:你是忘記我的身份是不是?需不需要我提醒你,我是單親媽媽!
勁陽:然後呢?為什麼不能喜歡單親媽媽?也許......我喜歡易翔勝過我喜歡妳,我們之間沒有小孩子的問題。
蜜蜜:你不需要把易翔扯進來吧?
勁陽:是妳把易翔扯進來的。如果說我愛妳還不夠的話,那我告訴妳,我愛妳們,我愛妳和易翔。
蜜蜜:愛這個字對我來講太沈重了。我付出去太多了,我幾乎把我的青春都付上了,我不想想,我也不敢想。
勁陽:我不知道妳以前受過什麼傷害,我也不想知道,我也沒有想要彌補妳,因為我想重新愛妳。我不管妳的過去,我想用我最好的全部來愛妳。也許我的全部,還是不完美的,還是會傷害到妳,可是我也會受傷,因為我對妳的付出是最好的,一點都不剩。愛不是就這樣嗎?一起快樂,一起受傷,有什麼好怕的?不管怎麼樣,只要我們在一起,妳就不會孤單。
蜜蜜:你知道你現在在說什麼嗎?
勁陽:(點頭)
蜜蜜:你覺得你現在講的話值得嗎?
勁陽:(點頭)當然。妳說我傻也好,說我笨也好,我就是願意當妳的笨海牛。不管你多累、多辛苦,我一定會陪著妳。我永遠永遠......會陪著妳。

【接吻】
蜜蜜:等一下!易翔在睡覺。
勁陽:他睡著了。
蜜蜜:勁陽,你要幹什麼?李勁陽......
(接吻中)
蜜蜜(推開李勁陽):不行啦!
勁陽:妳怎麼了?
蜜蜜:不是啦!那麼......這麼激動,這個不適合我啦!
勁陽:妳到底想說什麼?是因為讓妳覺得不舒服嗎?
蜜蜜:不是啦,十年沒有談戀愛,然後被一個男生這樣抱過親過,所以......有點生疏。
勁陽:(一笑)
蜜蜜:有這麼好笑嗎?
勁陽:(一笑,擁抱)對不起,是我不夠體貼,我沒有想到這些。我會讓妳更有安全感,不會讓妳害怕,好嗎?
蜜蜜:(點頭)

【夜談】
蜜蜜:跟我談戀愛是不是很辛苦啊?要忍受我的脾氣,還要多遷就一個易翔。
勁陽:妳記不記得我跟妳說過,我喜歡易翔比喜歡妳還多?易翔不是我的問題。
蜜蜜:你之前不是一直在問我,易翔的爸爸是誰嗎?
勁陽:我們約法三章了,妳不說,我不問。
蜜蜜:他是你們學校的,大我們一屆的學長。我們是在圖書館認識的。其實我對他也很陌生,我連他們家做什麼都不曉得。他們家任何一個人,我也都沒看過。
勁陽:(握住蜜蜜的手)如果那麼陌生,就不用說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更何況都過去了,一點都不重要。可是我想問妳,妳會想他嗎?妳會想見到他嗎?
蜜蜜:想。我當然會想要見到他,我想要當面問他為什麼,為什麼消失。
勁陽:(擁抱蜜蜜)如果他沒有給妳一個好的答案,我會狠狠地揍他。
蜜蜜:謝謝你。謝謝你讓我重新找回......田小姐。
勁陽:不客氣,『田小姐』。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轉貼:麥卡洛老師「你並不特別」中英對照全文

出處:麥卡洛老師「你並不特別」中英對照全文

你並不特別大衛.麥卡洛老師  於威爾斯利高中畢業典禮
http://lybio.net/david-mccullough-jr-you-are-not-special-commencement/speeches/

Dr. Wong, Dr. Keough, Mrs. Novogroski, Ms. Curran,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education, family and friends of the graduates, ladies and gentlemen of the Wellesley High School class of 2012, for the privilege of speaking to you this afternoon, I am honored and grateful. Thank you.

翁博士、基歐博士、諾渥果斯基女士、柯倫女士、教育會的委員們、畢業生的家人朋友們、威爾斯利高中 2012 年畢業班的女士們、先生們,我非常榮幸也十分感激能有這個機會在這個下午對你們致詞。謝謝。

So here we are… commencement… life’s great forward-looking ceremony. And don’t say, “What about weddings?” Weddings are one-sided and insufficiently effective. Weddings are bride-centric pageantry. Other than conceding to a list of unreasonable demands, the groom just stands there. No stately, hey-everybody-look-at-me procession. No being given away. No identity-changing pronouncement. 

因此,我們在這裡。畢業典禮。生命中重要的前瞻性儀式。請不要說:「那麼婚禮呢?」婚禮是單方面的、而且常常效果不佳。婚禮是以新娘為中心的盛會。除了同意一連串不怎麼合理的要求外,新郎通常只能杵在那兒。沒有盛大的、讓大家盯著你瞧的隊伍行進。沒有嫁入他門的不捨送別,沒有稱謂變換的身分宣告。

And can you imagine a television show dedicated to watching guys try on tuxedos? Their fathers sitting there misty-eyed with joy and disbelief, their brothers lurking in the corner muttering with envy. Left to men, weddings would be, after limits-testing procrastination, spontaneous, almost inadvertent… during halftime… on the way to the refrigerator. And then there’s the frequency of failure: statistics tell us half of you will get divorced. A winning percentage like that’ll get you last place in the American League East. The Baltimore Orioles do better than weddings.

你能夠想像有個讓大家看著男士們穿上燕尾服的電視節目嗎?他們的父親坐在那裡,眼眶中打轉著喜悅與懷疑的淚水。他們的兄弟們溜到角落,低聲嘀咕、語帶羨慕。在幾經考驗耐性的冗長拖延後,婚禮對男士來說,簡直就像是利用觀看超級盃時的中場休息時間,順便自動地走到冰箱打開飲料喝那樣的無關緊要。事實上,婚姻是有其失敗率的,統計數據指出在座的各位有一半未來將會離婚。成功的機率低到讓你穩坐美聯東區爐主。連巴爾的摩金鶯隊的勝率都比婚姻來的高。

But this ceremony… commencement… a commencement works every time. From this day forward… truly…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hrough financial fiascos, through midlife crises and passably attractive sales reps at trade shows in Cincinnati, (parents get that) through diminishing tolerance for annoyingness, through every difference, irreconcilable and otherwise, you will stay for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you and your diploma as one, ‘til death do you part.

可是畢業典禮這個儀式,卻每次都能順利圓滿。從今爾後,真的,不管你經歷生病或健康、財務困難、中年危機,還是在辛辛那提的展售會遇到長相還過得去的銷售代表,(家長都曉得),或許你對事物容忍度越來越低、也許遭遇到可解決的或束手無策的各種改變,不管怎樣,你都確確實實地從這所高中畢業了。你,與你的文憑合為一體,至死不渝。

No, commencement is life’s great ceremonial beginning, with its own attendant and highly appropriate symbolism. Fitting, for example, for this auspicious rite of passage, is where we find ourselves this afternoon, the venue. Normally, I avoid clichés like the plague, wouldn’t touch them with a ten-foot pole, but here we are on a literal level playing field. That matters. That says something. And your ceremonial costume… shapeless, uniform, one-size-fits-all. Whether male or female, tall or short, scholar or slacker, spray-tanned prom queen or intergalactic X-Box assassin, each of you is dressed, you’ll notice, exactly the same. And your diploma… but for your name, exactly the same.

然而,事情也不盡然如此。畢業典禮是生命中偉大儀式性的開端。有其自身的附加意義與高度象徵性的意涵。例如,透過參加這場喜氣洋洋的成年禮,我們在這個下午替自己找到一個立足點。一般而言,我會避免討人厭的陳腔濫調。連碰都不想碰(譯註一)。但當此刻我們的確處在大家公平競爭的競技場(譯註二),這句陳腔濫調就顯得有價值了。它透露著某些重要訊息。看看你們的典禮服裝,毫無造型、大小一致。不管是男女、高矮、會讀書或不會讀書、皮膚曬成棕褐色的舞會女王還是 X-Box 的星際刺客(譯註三),你們每個人,注意到了沒,都穿著一模一樣的衣服。至於你的文憑,除了你的名字以外,也都長得完全相同。

All of this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none of you is special.

You’re not special. You are not exceptional.

這一切本應如此,因為你,並不特別。
你並不特別,你並不與眾不同。

Contrary to what your U9 soccer trophy suggests, your glowing 7th grade report card, despite every assurance of a certain corpulent purple dinosaur, that nice Mister Rogers and your batty Aunt Sylvia, no matter how often your maternal caped crusader has swooped in to save you… you’re nothing special.

儘管你有座 U9 足球獎杯(譯註四),有張閃閃發亮的七年級成績單,而且你確信世上存在著紫色肥胖恐龍,還有那位笑咪咪的羅傑斯先生(譯註五)和瘋狂的西爾維亞阿姨,儘管你的女超人屢屢從天上飛下來救你,很抱歉,你還是沒什麼特別的。
Yes, you’ve been pampered, cosseted, doted upon, helmeted, bubble-wrapped. Yes, capable adults with other things to do have held you, kissed you, fed you, wiped your mouth, wiped your bottom, trained you, taught you, tutored you, coached you, listened to you, counseled you, encouraged you, consoled you and encouraged you again. You’ve been nudged, cajoled, wheedled and implored. You’ve been feted and fawned over and called sweetie pie. 

是的,你一直養尊處優、嬌生慣養、被溺愛、被保護、被美麗的泡泡圍繞。是的,那些正忙著其他事的大人們,總是把你捧在手心、親吻你、餵養你、幫你擦嘴巴、替你擦屁股、訓練你、教導你、引導你、指導你、聆聽你、輔導你、鼓勵你、安慰你,然後再一次地鼓勵你。你曾被人空泛地過度鼓勵、被巧語哄騙、被熱情款待、被奉承討好,甚至被親暱喊作甜心派。

Yes, you have. And, certainly, we’ve been to your games, your plays, your recitals, your science fairs. Absolutely, smiles ignite when you walk into a room, and hundreds gasp with delight at your every tweet. Why, maybe you’ve even had your picture in the Townsman. And now you’ve conquered high school… and, indisputably, here we all have gathered for you, the pride and joy of this fine community, the first to emerge from that magnificent new building…

是的,你有過。而且,我們都去過你們的比賽、你們的戲劇、你們的獨奏會、你們的科學展覽。當你走進房間看到每個人臉上掛起笑容、當你隨便發一則推特文章底下就響起數百個讚聲,甚至 Townsman 上還曾刊出你的照片(譯註六)。而現在,你完成了高中學業,而且,無庸置疑地,我們全為了你而聚集在這裡,當你身為這個社區的榮耀和喜悅,身為第一位從那座宏偉新大樓走出來的學生。

But do not get the idea you’re anything special. Because you’re not.

但,千萬不要以為你就有什麼特別的,因為你並沒有。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s everywhere, numbers even an English teacher can’t ignore. Newton, Natick, Nee… I am allowed to say Needham, yes? …that has to be two thousand high school graduates right there, give or take, and that’s just the neighborhood N’s. Across the country no fewer than 3.2 million seniors are graduating about now from more than 37,000 high schools.

實證無所不在。這數據甚至連英文老師都不會忽略(譯註七)。牛頓、納提克、尼…我可以提「尼漢」嗎(譯註八)?光是這裡就有將近 2000 個高中畢業生,而且這還只是鄰近社區而已。此時此刻,整個美國有超過 320 萬個高中生從 3 萬 7 千所高中畢業。

That’s 37,000 valedictorians… that’s 37,000 class presidents… 92,000 harmonizing altos… 340,000 swaggering jocks… 2,185,967 pairs of Uggs. But why limit ourselves to high school? After all, you’re leaving it. So think about this: even if you’re one in a million, on a planet of 6.8 billion that means there are nearly 7,000 people just like you. Imagine standing somewhere over there on Washington Street on Marathon Monday and watching 6,800 ‘yous’ go running by. 

這也意味著,有 3 萬 7 千位畢業生代表。3 萬 7 千個學生會長(譯註九)。9 萬 2 千個和聲男高音。34 萬個體育健將。281 萬雙靴子被穿在腳上。但,為何侷限在高中範圍呢?畢竟你將離開這個地方。所以,不妨試著這樣想,即便你是百萬中選一的菁英,但地球上有 68 億人口,那代表這世界上有將近 7 千個像你這樣的人。想像你站在華盛頓街,那裡正舉辦星期一馬拉松比賽,然後看著 6 千 8 百個「你」從你身旁擦身而過。
And consider for a moment the bigger picture: your planet, I’ll remind you, is not the center of its solar system, your solar system is not the center of its galaxy, your galaxy is not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In fact, astrophysicists assure us the universe has no center; therefore, you cannot be it.[applause] Neither can Donald Trump… which someone should tell him… although the hair is quite a phenomenon.

接著,讓我們把視野再拉大一點。你所處的地球,讓我提醒你,並不是太陽系的中心。你的太陽系並不是銀河系的中心。你的銀河系也不是這宇宙的中心。事實上,太空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並沒有所謂的中心。因此,你當然也不可能是。(大家鼓掌)。當然,唐納德.川普(美國大亨)也不會是。或許某人該告訴他這個事實。儘管他的頭髮還蠻酷炫的。

“But, Dave,” you cry, “Walt Whitman tells me I’m my own version of perfect! Epictetus tells me I have the spark of Zeus!” And I don’t disagree. So that makes 6.8 billion examples of perfection, 6.8 billion sparks of Zeus.You see, if everyone is special, then no one is. If everyone gets a trophy, trophies become meaningless.

「但,大衛老師…」你大聲喊著,「惠特曼(美國詩人)告訴我,我就是自己的完美版本阿。艾匹克提塔斯(古希臘賢人)也說,我擁有宙斯的火花。」對此我並不反對。只是,按照這個說法,這世上便有了 68 億個完本版本,有 68 億道宙斯的火花。你看,當每個人都是特別的,便沒有人是特別的了。如果每個人都拿到獎盃,那獎盃將毫無意義。
In our unspoken but not so subtle Darwinian competition with one another–which springs, I think, from our fear of our own insignificance, a subset of our dread of mortality — we have of late, we Americans, to our detriment, come to love accolades more than genuine achievement. We have come to see them as the point — and we’re happy to compromise standards, or ignore reality, if we suspect that’s the quickest way, or only way, to have something to put on the mantelpiece, something to pose with, crow about, something with which to leverage ourselves into a better spot on the social totem pole.

在近年來從不明說卻顯而易見的達爾文競爭模式中—對此我相信它源自人類對於自身渺小的恐懼與害怕死亡的某種心態—我們美國人,總是喜愛讚美大過於真實的成就,然而這種習慣是有害的。我們必須嚴肅看待這一點。我們總是樂於妥協標準、忽視事實,以為這是最快或是唯一的方式,能把某件物品(指獎杯)放在壁爐架上,與其拍照留念,對人自誇自擂,能讓我們在社會圖騰柱上取得更好的位置(譯註十)。

No longer is it how you play the game, no longer is it even whether you win or lose, or learn or grow, or enjoy yourself doing it… Now it’s “So what does this get me?” As a consequence, we cheapen worthy endeavors, and building a Guatemalan medical clinic becomes more about the application to Bowdoin than the well-being of Guatemalans.

我們開始不在乎如何比賽、不管輸還是贏、不管有無學習與成長、或是有沒有從中獲得樂趣,我們所關心的變成:「這件事能給我什麼好處?」這樣一來,我們只會把每一份努力變得廉價,把焦點放在興建瓜地馬拉醫療中心對鮑登大學的應用,而非瓜地馬拉人的福祉。

It’s an epidemic — and in its way, not even dear old Wellesley High is immune… one of the best of the 37,000 nationwide, Wellesley High School… where good is no longer good enough, where a B is the new C, and the mid-level curriculum is called Advanced College Placement. And I hope you caught me when I said “one of the best.” I said “one of the best” so we can feel better about ourselves, so we can bask in a little easy distinction, however vague and unverifiable, and count ourselves among the elite, whoever they might be, and enjoy a perceived leg up on the perceived competition. But the phrase defies logic. By definition – by definition there can be only one best. You’re it or you’re not.

這種想法是具有傳染性的。連我們這間歷史悠久、全美 3 萬 7 千所高中裡最好之一的威爾斯利高中也無法倖免。在這裡,我們總是覺得好還要更好,乙等頂多應該算是丙等,中等學程其實是大學預修課程。我希望你們注意到我剛剛提到的「最好之一」這個說法。我之所以說「最好之一」,是因為這使我們得以自我感覺良好,使我們沉浸在這種草率分類法所帶來的喜悅中,儘管它模糊且缺乏考證。我們以為自己也是菁英之一,無論這些菁英的身分為何,然後在自我想像中的競賽裡,想像自己處於領先地位。但這句話其實沒有邏輯,照道理講,最好的只有一個,你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If you’ve learned anything in your years here I hope it’s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for, rather than material advantage, the exhilaration of learning. You’ve learned, too, I hope, as Sophocles assured us, that wisdom is the chief element of happiness. Second is ice cream… just a – just an fyi. I also hope you’ve learned enough to recognize how little you know… how little you know now… at the moment… for today is just the beginning. It’s where you go from here that matters.

如果你在這些年裡學到了任何東西,我希望你了解教育的真義在於學習的樂趣,而非世俗的收穫。我希望你體會到索福克里斯(雅典悲劇作家)曾說過的「智慧是快樂的主要成分」這句話。第二成分是冰淇淋…純粹..僅供參考。我也希望,你能體認到你所知道的有多麼少。你所認識的有多麼少,在這一刻。不過今天其實只是個開端,日後的不斷學習才是關鍵。

As you commence, then, and before you scatter to the winds, I urge you to do whatever you do for no reason other than you love it and believe in its importance. Don’t bother with work you don’t believe in any more than you would a spouse you’re not crazy about, lest you too find yourself on the wrong side of a Baltimore Orioles comparison. Resist the easy comforts of complacency, the specious glitter of materialism, the narcotic paralysis of self-satisfaction. Be worthy of your advantages.

在你畢業的此刻,在你們即將乘風飛翔之前,我希望你們能夠基於真正熱愛並相信其重要性才去做任何事情。不要費心去理會那些連你都不信任的事物,就像不要錯選婚姻對象一樣,以免讓自己的離婚率跟巴爾的摩金鶯隊的敗率一樣高。不要太志得意滿、不要被物質主義的閃閃亮光給誘惑、也不要被自我美化的幻象給催眠。珍視你的長處。

And read… read all the time… read as a matter of principle, as a matter of self-respect. Read as a nourishing staple of life. Develop and protect a moral sensibility and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 to apply it. Dream big. Work hard. Think for yourself. Love everything you love, everyone you love, with all your might. And do so, please, with a sense of urgency, for every tick of the clock subtracts from fewer and fewer; and as surely as there are commencements there are cessations, and you’ll be in no condition to enjoy the ceremony attendant to that eventuality no matter how delightful the afternoon.

閱讀,持續廣泛地閱讀。閱讀關乎價值觀與自尊的建立,閱讀是生命的精神食糧。培養及保持道德理性,並展現良好的品格。勇敢地夢想,並付諸實行,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盡可能去愛你周遭的每一件事物與每一個人。而且,要把握時機,時間正一分一秒地流逝。各位也要記得,凡事有開始就有結束。不管你有多麼享受今天的美好午後時光,這場畢業典禮總會落幕。

The fulfilling life, the distinctive life, the relevant life, is an achievement, not something that will fall into your lap because you’re a nice person or mommy ordered it from the caterer. You’ll note the founding fathers took pains to secure your inalienable right to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quite an active verb, “pursuit” – which leaves, I should think, little time for lying around watching parrots roller skate on Youtube.

充實的人生、獨特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是一項難得的成就。但那不會因為你是個好人就從天而降,或是你母親出面替你打點就能獲得。我們的開國元勳們,費盡心力替我們鞏固了生命、自由與對幸福的追求等種種不可剝奪的權利。相當活躍的一個動詞,「追求」。今日你才得以在空閒時間裡,舒服躺著看 YouTube 上鸚鵡溜冰的影片。

The first President Roosevelt, the old rough rider, advocated the strenuous life. Mr. Thoreau wanted to drive life into a corner,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The poet Mary Oliver tells us to row, row into the swirl and roil. Locally, someone… I – I forget who… from time to time encourages young scholars to carpe the heck out of the diem. The point is the same: get busy, have at it.

我們的老羅斯福總統,一位老練的騎士,提倡勤奮的人生。作家梭羅嘗試過著隱居的簡單生活,活得深刻,並品嘗生命的精髓。詩人瑪麗.奧利佛則告訴我們,划行,划行到漩渦處,且享受其搖擺。在本地,有人…我忘了是誰…(譯註:應該是他自己),常常鼓勵莘莘學子們活在當下。這些話的重點都是一樣的:「動起來,盡力去做。Don’t wait for inspiration or passion to find you. Get up, get out, explore, find it yourself, and grab hold with both hands. Now, before you dash off and get your YOLO tattoo, ah let me point out the illogic of that trendy little expression–because you can and should live not merely once, but every day of your life.

不要枯等靈感與熱情來敲門。起身吧,出門去,大膽冒險,勇敢探索,並好好把握。現在,在你匆匆跑去紋上「YOLO」的刺青前,讓我為你點出這個時下流行語的不合邏輯之處—其實你不能也不應該只活一次,而是要好好活在每一天的當下。

Rather than You Only Live Once, it should be You Live Only Once… but because YLOO doesn’t have the same ring, we shrug and decide it doesn’t matter. None of this day-seizing, though, this YLOOing,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license for self-indulgence. Like accolades ought to be, the fulfilled life is a consequence, ah a gratifying byproduct. It’s what happens when you’re thinking about more important things.

與其說你只能活一次(YOLO),不如說人生無法重來(YLOO)。不過因為YLOO唸來沒那麼響亮,所以我們聳聳肩,覺得應該無所謂吧。把握今朝不應該被曲解為自我沉溺的藉口。如同讚美的本質,充實的生活也是一個結果,一項令人喜悅的副產品。當你用心在重要的事物上面時,這樣的結果往往會自動浮現。
Climb the mountain not to plant your flag, but to embrace the challenge, enjoy the air and behold the view. Climb it so you can see the world, not so the world can see you. Go to Paris to be in Paris, not to cross it off your list and congratulate yourself for being worldly. 

登上山頂,不是為了插上旗幟,而是能夠迎向挑戰,享受新鮮空氣,好好欣賞底下的美景。爬上去,所以你可以看到世界,而不是為了讓世界可以看到你。去巴黎,就好好體驗巴黎,不是把為了將它從旅遊清單上劃去,然後沾沾自喜自己又去過一個國家。
Exercise free will and creative, independent thought not for the satisfactions they will bring you, but for the good they will do others, the rest of the 6.8 billion – and those who will follow them. And then you too will discover the great and curious truth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is that selflessness is the best thing you can do for yourself. The sweetest joys of life, then, come only with the recognition that you’re not special.

Because everyone is.

運用自由意志、創造力與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自身的滿足,而是為了他人的福祉—其他的那些 68 億人口,以及未來的下一代子孫。然後,你就會發現人類經驗中真正偉大且充滿奇趣的真理:「無私,是我們所能帶給自己最棒的事情。」生命最甜美的滋味,就在於,你我都確認到我們並不特別。因為,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Congratulations. Good luck. Make for yourselves, please, for your sake and for ours, extraordinary lives.

恭喜各位。祝大家好運。請為了自己,也為了大家,好好打造自己不凡的人生。

=======================================================

譯註一:not touch … with a ten-foot pole 為英文俚語,意思是不想干涉或介入。
譯註二:level playing field 的說法源於美式足球,原本是指地面平坦,不會有哪邊的隊員因為跑下坡或上坡得分,造成對其中一方不公平的情形。後來慢慢廣泛用於商場或職場上,指大家你我公平競爭的賽場。這裡也指畢業生腳下那片平坦的草地,意思是說每個人擁有的條件都一樣,立足點都相同。此為一語雙關。
譯註三:intergalactic X-Box assassin,X-Box 為微軟於 2001 年推出之一款遊戲機型,intergalactic X-Box assassin 應為裡頭某一角色。
譯註四:U9 soccer,U9 指的是 under 9 years old,意思是九歲以下之足球賽。
譯註五:Mister Rogers 為美國兒童節目主持人,總是一臉笑嘻嘻的。
譯註六:Townsman 為威爾斯利中學社區的一份刊物,也有網路版。
譯註七:甚至連英文老師都不會忽略。英文老師給人印象就是數學差嗎?好慘。
譯註八:Newton, Natick, Needham 都是附近的中學,我猜 Needham 應該跟威爾斯利中學有互相較勁的味道。
譯註九:class president 相當於學生會長,如果指班長不會只有 3 萬 7 千個。
譯註十:social totem pole 類似所謂的 social ladder,指一個人在群體裡的位階。

轉貼:孔子76代孫 蒐藏孔子為樂

出處:自由電子報 - 孔子76代孫 蒐藏孔子為樂:


〔記者丁偉杰/嘉市報導〕隱藏版的「孔子博物館」!
在台灣的孔子後代約有千人,高齡八十四歲的嘉義市民孔令鑫,是孔子七十六代子孫,他把蒐藏孔子文物當成「責任與興趣」,家中有間約五十坪大的展示空間,蒐藏品五花八門,大至銅像、雕塑、紀念品,小至書籍、郵票、鑰匙圈,宛如小型的「孔子博物館」。
三十年來,孔令鑫跑遍世界各地蒐集這些文物,花了不少錢。「文物實在太多,沒地方放。」孔令鑫說,近幾年搬進新家後,大兒子將家中二樓做為展示間,讓他隨時可以看到,也讓喜愛者能前來參觀。
孔令鑫在抗日戰爭期間參加青年志願軍,民國三十七年隻身隨國軍來台,與妻子張貴芳婚後,從事圖書與文具業,後來經營電子業。
他說,就讀小學時,從孔子後代家譜知道和孔府有血緣關係,認為發揚孔子文化是責任,對孔子文物情有獨鍾。
小型「孔子博物館」陳列的叢書包括全套「孔子文化大全」書刊百餘冊、世界金氏紀錄最長最新「孔子世家譜」八十大冊,以及與孔子相關書籍近萬本。
還有一尊高大老舊的孔子銅像,是孔令鑫幾年前聽到有人要丟掉,雇工連夜搬回家,還有難得一見的孔子圖像雙面畫繡、要傳給就讀建築科系孫子的《曲阜孔廟建築》書籍等。
來台生活了大半輩子,孔令鑫回憶,小時候,村莊裡蒐藏的孔子後代家譜被視為「神主牌」,不能外借給別人看,但他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歡迎社區民眾參觀或學校學童來戶外教學。

轉貼:兄弟相愛震山河?

按:「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的標準」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但「實踐」會牽涉到付出代價,尤其是公共事務,很多人就會以各種理由消極以對或是迴避。本文的見解,對有價值理念的人,應該有當頭棒喝的作用。

出處:兄弟相愛震山河?


兄弟相愛震山河?    /zen


世界充滿危險,不是因為人的惡行所致,而是人類什麼都不做~愛因斯坦

(略)

面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不公義,我想著這本教會界很暢銷的書名《兄弟相愛震山河》,如果我們認同該書中人物的作為,則弟兄姊妹們聯合起來,幫忙改善台灣外勞的勞動狀況才對。然而實際上,卻有些從政的基督徒支持修法,通過給外勞更惡劣的勞動待遇(薪資與本勞脫勾,台灣民眾最常想到的是,外勞領和本勞一樣的最低薪資,卻沒想到外勞得承受大筆仲介費,不人道的對待,超長工時,無法自主性轉職等其他非常惡劣的勞動條件,以及,台灣根本不能沒有外勞來補充體力勞動市場的缺額)

我當然絕對相信,決大多數弟兄姊妹家有聘用外勞的,對自己的外勞一定很好,就像威伯福斯還沒廢奴成功時,便有基督徒以蓄奴違背聖經為由,不再使用奴隸。

只是如果我們只對自己聘用的外勞很好,自己不剝削人,卻默許體制為惡剝削人,面對更廣大的社會不公義,卻以聖俗二分、基督徒不應該干政等理由來迴避,則不免讓我感到沉重的是,究竟像《兄弟相愛震山河》這類暢談歷史上基督徒名人見證、功績的書,是讓我們學習書中主人翁的勇於對抗不義的精神,還是讓自己的基督徒身分更為自我感覺良好,把自己投射到這些人身上,以想像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而已?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會去仿效、實踐書中主人翁為了對抗社會不公義的錯誤政策所做的努力?究竟我們是否了解「兄弟相愛震山河」的真正意義?
 (略)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想看的好書:<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出處: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章節試閱




34◎社會性懈怠Social Loafing◎

◆為何團隊會讓人偷懶◆



  西元一九一三年,法國農業工程師林格爾曼(Maximilian Ringelmann)對馬匹的拉車能力進行了一些測試。他發現到:如果讓兩匹馬同時去拉一輛馬車,這兩匹馬所出力量的總和,並不會等於只用一匹馬去拉車時,該匹馬所出力量的兩倍。這項發現讓林格爾曼感到相當有意思,於是他把同樣的實驗套用在人類身上。他找了許多人一起進行實驗。首先,他讓每個人單獨拉扯一條粗繩,並分別計算一人拉繩的情況下,每個人究竟出了多少力。接著,他讓兩人一組共同去拉扯粗繩,同樣也分別算出兩人拉繩的情況下,每個人各出多少力。實驗結果顯示:在兩人拉繩的情況下,每人所出的力大約只有一人拉繩時所出力道的百分之九十三。在三人共同拉繩的情況下,每人所出的力則降至百分之八十五。當拉繩人數增加到八人時,每人所出的力只剩下百分之四十九。

事實上,除了心理學家外,這樣的結果不會有人感到意外!學者稱這樣的效應為「社會性懈怠」。只要個人可以藉團體混水摸魚,並且不會被直接看穿,這種效應就會浮現。例如,在龍舟競賽裡會產生社會性懈怠的效應。相反地,在接力賽跑中就不會出現,因為這時每位跑者的貢獻完全攤在陽光下。事實上,社會性懈怠是一種理性的行為模式;試想,若是只花一半力氣就可以,而且不會引人側目,那麼何必要拚老命地用盡全力呢?簡單來說,社會性懈怠就是一種共業式詐欺,只不過造成共業的大多數人都是無心的。這場詐欺就在集體無意識中悄悄地進行,就跟那些一同拉車的馬兒一樣。

當很多人一起拉一條繩子時,每個人都偷懶地少出一點力,這點並不令人意外。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沒有人會完全不出力!為什麼不會發生這種偷懶到底的情況呢?理由很簡單:完全沒績效容易引起他人注意,如此一來,很可能就要承擔被團體驅逐或名譽掃地的後果。人類似乎發展出一套敏銳的感應系統,它會幫助我們摸魚而又不至被舉發。

走筆至此,我不禁想起一個不知出自何處、多年來卻一再被宣揚的主張:團體作戰優於單打獨鬥。這樣的理念似乎源自日本。三十多年前,全球市場上到處充斥著日本的商品;日人創造出的工業奇蹟,吸引了全球各地企業經營者的關注。他們從日本人身上看到了如何以團隊合作的方式組織起工廠。許多外國企業開始爭相仿效,最終卻是成敗互見!這套方法在日本行得通(我認為社會性懈怠效應在日本並不嚴重),但在歐美那些國情與日本迴然不同的地方,卻未必行得通。此外,根據截至目前為止的一些研究顯示:由專業背景盡可能各不相同的成員所組成的工作團體,會是較佳的工作團隊。這樣的研究結果確實不無道理。在這樣的工作團隊裡,個別的績效都可以冤有頭、債有主地回溯到某位專責的成員。如此一來,便可以有效地去除容許混水摸魚的模糊空間。

社會性懈怠有時也會造成一些令人玩味的結果。在團體裡,我們不但可以偷懶,還可以藉此規避責任。沒有人會願意把壞結果的過錯攬在自己身上,對納粹黨人進行的紐倫堡大審便是一個顯著的例證。至於話題性沒那麼強的適例,還有公司的監事會或是行政團隊等。在這些例證中,人們為了逃避責任,會想盡辦法躲到集體決策的保護傘裡。學者們將這種情況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然而,有了責任分散的支持,團體會比個人更敢於冒險犯難,這種效應稱為「風險轉移」(risky shift)。一些研究證實,與一人自行決定相比,集體討論後通過風險較高的決議相對容易許多。顯而易見,在集體決策的情況中,團體成員們會自忖:「萬一失敗了,責任也不用我一個人扛。」不過,對於大型企業或退休基金的決策團隊而言,風險轉移有著不容忽視的危險,它們動輒影響到數十億歐元的存亡。此外,軍隊同樣要小心風險轉移;如果軍方的決策團隊裡都是一些鷹派,核子大戰恐怕就離我們不遠了。

結論:處在一個人的狀態下,跟處在一群人的狀態下,人類的行為模式會迴然不同;否則就不會有團體了。若欲掃除團體具有的缺點,我們要盡可能地讓每個人的績效都浮上檯面。精英階層萬歲!知識精英萬歲!







10◎對比效應The Contrast Effect◎

◆為何你最好別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道出門◆



  在《透視影響力》一書中,齊歐迪尼(Robert Cialdini)曾經提到一對兄弟所發生的故事。這對兄弟一個叫希德,另一個叫哈利。一九三○年代,他們兩個一起在美國經營一家服飾店;希德負責招呼客人,哈利則負責製作衣服。每當希德發現有顧客對某件衣服十分傾心,因而在鏡子前流連忘返時,他便會故意裝作有點重聽。倘若客人果然過來詢問價錢,希德便會提高嗓門問他的兄弟:「喂!哈利,這件西裝多少錢?」正在裁縫桌旁工作的哈利則會探出頭來望一望,然後回答:「那件精美的棉質西裝要四十二美元喔!」這在當時是個令人咋舌的高價。接著,希德會假裝沒聽到多少錢似地再問一次道:「你說多少錢啊?」哈利則一搭一唱地重覆先前的報價:「四十二美元啦!」這時希德便會轉過來向他的顧客說:「他說二十二美元!」說時遲,那時快,聽到這個價格之後,喜出望外的顧客便以最快速度掏出二十二美元擺到桌上,趁「可憐的」希德還沒發現「錯誤」之前,趕緊將這件昂貴的西裝拎出店外。

你以前在學校唸書時,或許也曾做過接下來介紹的這項實驗。你先準備好兩只水盆,然後在其中一只水盆裡注入溫水,另一只水盆裡注入冰水。接著,先將右手放進裝有冰水的水盆裡一分鐘;過後,再將雙手同時放進裝有溫水的水盆裡。這時你感覺到了什麼呢?在溫水當中,你的左手會感覺到溫溫的,可是右手卻會感覺到燙燙的。

不管是希德與哈利兩兄弟的故事,還是水溫實驗,它們兩者都是基於同一種效應--「對比效應」。對比效應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在觀察事物時,若同時出現某個可供參照的對象,而這個對象較醜、較便宜或較小,我們就會因此判定原本所觀察的事物較美、較貴或較大。對我們來說,要做到「絕對」的判斷,其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對比效應是一種經常出現的思考錯誤。比如,你會為你的愛車訂製一套價值三千歐元的皮質座椅,因為跟價值六萬歐元的車子比起來,這套座椅的價格顯然微不足道。所有靠裝飾或裝潢來賺錢的相關行業,往往都可以利用這套幻術。

然而,對比效應有時也會在別種場合發生作用。根據一些實驗的結果顯示:如果所要購買的標的是食物,那麼人們會為了節省十歐元,而寧願多走十分鐘的路。可是如果所要購買的標的是一件原價九八九、打折之後變成九七九歐元的西裝,就沒有人會為了節省十歐元,而甘願多走十分鐘的路。這顯然是一種不理性的反應,因為十分鐘就是十分鐘,而十歐元也一樣是十歐元。

假如沒有對比效應,以折扣來促銷的手法就會變得完全難以想像。從一百歐元打折成七十歐元的商品,感覺上就比原價七十歐元的商品來得物美價廉許多。可是事實上,我們不該去考慮「原價」。

我們對於對比效應的反應,就如同小鳥對於槍聲的反應一樣;我們會倏地激起強烈的反彈,瞬間變得無法冷靜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一些微小的細節,或是一些正在進行中的變化,我們便無從察覺。比方說,扒手就會利用這樣的原理偷走你的手錶;他們會在你身體的其他部位施加較強的壓力,如此一來,當他們觸碰你的手腕時,你便幾乎無法察覺。同樣地,我們也很少會注意到錢是怎麼愈變愈薄。我們的金錢其實一直在流失它的價值,可是我們卻很難察覺,只能乖乖地坐以待斃,因為通貨膨脹總是以漸進的方式一點一滴地發生。然而,如果通貨膨脹是以一種橫征暴斂的稅賦形式加諸在你我身上,那麼我們肯定會群情激憤地起而抗暴。

最後要提醒各位讀者:在超級名模們代言的許多廣告不斷狂轟猛炸之下,即使一些容貌姣好的素人美女,也要感嘆相形失色。因此,倘若妳是一位正在尋覓另一半的未婚女性,妳最好別跟模特兒等級的女性友人一道出門,因為男士們會因此低估了妳實際具有的魅力。妳最好一個人出門,若是可以的話,帶上兩個比妳醜的女伴一起去參加派對,那會更好!







15◎司機的知識The Chauffeur Knowledge◎

◆為何你對名嘴所說的話不要太過認真◆



  一九一八年,普朗克(Max Planck)榮獲諾貝爾物理獎;此後,他展開了全德的巡迴演講。不管走到哪兒,普朗克所講的總是同一套新的量子力學內容;久而久之,就連他的司機都會背了。有一天,普朗克的司機突發奇想向他提議道:「普朗克教授,您一直都在重覆同一套演說,想必您本人也一定感到很無聊了吧?我想提個建議,不如這樣好了,等我們到了慕尼黑之後,就由我來替您演講;您就戴上司機的帽子,坐在前排,假裝是司機。或許這樣,我們兩個都能從中獲得一點消遣呢!」普朗克也覺得這個建議聽起來挺有意思,便欣然地接受了。於是,普朗克的司機就假扮成他,在一大群出類拔萃的觀眾面前發表演說。演講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台下有位物理學教授竟然冷不防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可是,這位假扮成普朗克的司機不僅不慌張,還反過來用帶點輕蔑的口吻說:「我萬萬沒料到,在慕尼黑這麼進步的城市裡,竟然會有人提出這麼簡單的問題。既然如此,這種問題就交給我的司機來回答好了!」

這個與普朗克有關的笑話,是我從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那裡聽來的,他是位世界頂尖的投資專家。根據芒格的說法,這世上有兩種知識:一種是「真知」,是由那些滿懷求知慾的人投注了許多時間與精力所換來的成果;另一種則稱為「司機的知識」,這裡的「司機」即引自芒格所講的故事裡的司機,指的是那些行為舉止表現得好像他們確實知道、事實上只是虛有其表的人。這些人知道該如何表演。他們可能擁有十分美好的嗓音,也可能擁有頗具說服力的外表;然而,他們所傳播的知識卻無比空洞,只不過是利用如簧的巧舌,頭頭是道地講些廢話。

令人無奈的是,要鑑別出司機的知識與真知,往往十分地困難。不過,在名嘴這類情況裡,倒是相對容易許多。很簡單,他們就是一群演員,如此而已;而這其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祕密。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廢話大師總是受到民眾們高度地尊敬,他們甚至常被重金禮聘去參加一些研討會或演說,胡謅一些他們根本沒有深入研究過的題目。

相對來說,要從記者們身上區分出真知與司機的知識,這就稍微難了一點。有些記者的確具有相當扎實的知識基礎,尤其是那些經年累月持續在某個特定領域鑽研的資深記者。他們多半偏好較大的篇幅,唯有如此才能夠清楚地闡釋各種相關的情況與例外。

不過,大部分的記者其實還是屬於司機的知識這一類。他們能夠在很短時間內,針對各式各樣的主題,變出一篇相關的報導。感謝網際網路,這樣的工作因此又變得更為輕鬆。他們的文章多半語帶諷刺,流於片面,篇幅也很短。關於篇幅這一點,或許剛好可以掩飾他們司機的知識的不足!

一般來說,愈大的企業就會對執行長的表演才華抱持著愈高的期待,這項表演才華則有個「溝通能力」的美名。對於大企業而言,交由一位沉默、固執但苦幹實幹的管家來打理,那是行不通的;至少不能讓這個人坐到最高的位子。因為,很顯然地,股東與財經記者們都相信,長袖善舞的人比較能夠創造出好的業績。可是,實際上當然並非如此。

芒格的伙伴巴菲特提出了一個很棒的概念,那就是「能力範圍」(Circle of Competence)。所有落在個人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我們都能如專家一般瞭如指掌;相反地,所有落在個人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我們則是一知半解,甚至毫無頭緒。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銘就是:「找出你個人的能力範圍,並且待在裡面。至於這個範圍有多大,其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要清楚掌握範圍的界限究竟在哪裡!」芒格沿著這個脈絡闡釋道:「你必須弄清楚你的才能在何處。如果你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外尋求成功,你的事業會是一團糟。關於這一點,我幾乎可以跟你打包票!」

結論:請不要相信司機的知識。請不要將公司發言人、長袖善舞的人、名嘴、建談的人、滿口空話的業餘者、陳腔濫調的傳播者等,誤認為是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我們該怎麼明辨呢?事實上,有一種明顯的信號: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明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當這類人遇上了超出他能力範圍的情況時,他不是保持沉默,就是會老實招認:「我不曉得。」他在做出這樣的坦白時並不感到羞愧,相反地,甚至還會帶點驕傲。然而,從司機的知識這類人身上,我們只會聽到別的說詞,可是絕對不會聽到「我不曉得」這句話。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Taiwan 2.0 » 服務設計:與顧客共創價值

出處:蔡志浩:服務設計:與顧客共創價值

非常棒的觀點!為避免授權問題,請自行透過連結閱讀文章。

關於族群性格的深刻剖析文:「你們」和「我們」

出處:「你們」和「我們」 - TOTTORO當家 

文摘:
這樣的故事在台灣社會中真的很常見。極度看不順眼台灣或台灣人,且口口聲聲吹捧中國和中華文化,然而在關鍵時刻,他們的選擇卻又和中國相差十萬八千里。有人稱這是在台中國人的「種族優越感」;但嚴格說起來,這些人的言行還是比較像「極端自我優越感」
正如同日前的王效蘭女士事件一樣。因為不滿李登輝的「釣魚台是日本人的」發言,王效蘭在公開場合以「你們台灣人真可惡」等等誣蔑性的言詞,大聲咒罵這個待她不薄的土地和人民。不過,當許多人不爽王效蘭罵台灣人可惡時,令我更感興趣的反而是開頭的「你們」一詞。


事實上,王效蘭口中的「你們」,正好也是「極端自我感覺良好」者的發言特色。這是下意識區別自己和外界的界線,更是階級化周遭人的工具。一個最有名的例子,應當就是馬英九先生2007年對溪洲部落原住民朋友的發言:「我把你(們)當人看,我把你(們)當市民看,要好好的把你(們)教育」。
然而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你們」和「我們」的區分。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描述的,就是志同道合的人會相聚成群的自然現象,因而有不同群體的差異。今天台灣社會最大的癥結,其實是馬先生之流的人認為,在分享社會資源時,「你們」和「我們」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或標準是理所當然;而在歧視的想法中,甚至還對「你們」有下意識的「非我族類」的仇恨心
正因為「你們」對上「我們」,勞工基本工資一天多一顆魯蛋很困難,但軍公教先有18趴還能加薪3%是天經地義。
正因為「你們」對上「我們」,沒錢繳健保費的人民是活該被鎖卡,但馬先生可以欠繳四百億的健保費還能進駐總統府。
正因為「你們」對上「我們」,國營獨佔事業的虧損要人民買單,但台電員工的年終紅利還是年年照領。
正因為「你們」對上「我們」,中國國民黨可以「開法院」,但台灣民主進步黨就應該「挫著等」。
正因為「你們」對上「我們」,李慶安詐騙台灣人民一億多是「勞務所得」並全身而退的同時,阿扁前總統財產申報不實匯款海外當然就是貪污所得而且罪該萬死。
不公不義在全世界任何社會都可能存在,但在一個號稱民主法治的國家,當我們有超過半數的人民,對普遍的不公不義不僅視而不見甚至為虎作倀,這不但是身為現代台灣人真正的悲哀,更是遏阻台灣社會進步發展的一大障礙。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轉貼:理解中國人的心愿

出處:理解中國人的心愿 - 紐約時報中文網 

文摘:

他們的願望和擔心都很坦白、很真誠,同時也令人吃驚:他們已經不再樂觀,都在渴求安全感、都希望解除心裡的焦慮。對於那些失去了工作或土地的人來說,收入是首要的擔憂。養老金和社會福利基本上不存在,人們還得為支付教育費用而苦苦掙扎。他們治不起病;診所和醫院都要求患者提前支付醫療費用。一旦患上某種嚴重疾病,整個家庭就有可能面臨經濟破產。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把家庭生活從快樂的源泉變成了焦慮的來源。現在的父母們只有一次機會,讓子女們獲得成功,並在自己年老的時候贍養自己。獨生子女背負着父輩和祖輩的期望,沉重得難以負擔。
總而言之,身體上的飢餓感減輕的同時,精神上的飢餓感又攫住了中國人。焦慮和憎惡讓人們變得內向;一種混沌狀態,即認為生命缺乏意義的百無聊賴之感啃噬着每個中國人。
20世紀80年代晚期,鄧小平的改革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那種駭人的混亂局面。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情況已經開始好轉。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進一步改革浪潮中,工廠紛紛關閉、農田紛紛消失,給很多老百姓帶來了新的巨大恐慌。
......
我把人們的焦慮轉告給了那些允許我立起許願樹的官員。這些抱有獨裁官僚主義心態的官員卻認為,這些報告只是社會緊張形勢的早期預警,並不是需要應對的社會苦難。
許多人開始從道教或佛教傳統、基督教或新興宗教及教派當中尋找安慰。刻毒的反日民族主義情緒不斷上升,尤其是在像重慶這樣曾在二戰時期成為主要轟炸目標的城市。賣淫、賭博和自殺的情況也不斷增加。
在尋找原有安全感的過程當中,普通大眾開始再一次熱烈地談論孔子。有錢人將孩子送到學校去學習這位哲人的“大同”思想,中國也在世界各地建起了幾百所孔子學院。2011年1月, 一座大型孔子雕像在沒有事前通知的情況下出現在了天安門廣場附近。三個月之後,孔子雕像突然消失,公眾沒有得到任何解釋;顯而易見,在北京的中心地帶安放孔子的雕像是一種過火的舉動。
這個事件很好地體現了有關中國未來的真實戰爭。這不是共產主義和西方社會模式之間的爭論,而是一場搜尋,搜尋的目標是中國精神,以及已被扭曲的時代精神的替代品
......
中國由出口帶動的經濟繁榮正在逐漸衰落。 潛在的經濟刺激計劃有可能事與願違,使國有銀行被不良貸款拖垮。裙帶資本主義和腐敗風氣十分盛行。貧富兩極分化的局面,以及公眾對官僚作風的諸多怨恨,全都在為社會不滿推波助瀾。
我那些許願樹上的突出焦慮——獨生子女政策、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醫療保健、教育費用以及失業問題——很難解除。
北京需要更加坦然地面對越來越分散的權力,但地方政府腐敗無能的現象實在是太過普遍。中國共產黨的權力核心出現了意見分歧。這個黨把維持一黨專製作為頭等大事,目前,它似乎已經得出結論,威權主義才是最好的辦法。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剩下的選擇只有兩種:絕望,或者表示異議。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轉貼】三合一報導:「今周刊編輯為何淪為台北應召女?」

出處:三合一報導:「今周刊編輯為何淪為台北應召女?」

按:這是一篇批判媒體報導方式的文章,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媒體「小人之過也必文」的惡質偽善文化。

文摘:

一位大學畢業的女生在台北進了《今周刊》當編輯,另一位高中畢業的女生在台北去了麥當勞打工,還有一位國中畢業的女生淪落風塵。假如《明周刊》或《後周刊》下一期的封面頭題,也來搞一個「三合一」報導:「今周刊編輯為何淪為台北應召女?」不知《今周刊》裡的工作人員作何感想?
  希望他們看了這篇報導,還是要堅持相信:「報導台北打工事件的目的,是希望政府和全民關切台灣經濟的困境,也希望政府多努力,讓年輕人可以有更多選擇。我們呼籲馬總統、陳院長召開全國掃黃會議,找出色情的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