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炎夏>

一朵胖胖的雲馱著豔陽
沿著稜線吃力地爬行

一傘繁茂的樹壓成影子
趴在地上緩緩地蠕進

而一聲聲承受不住燠熱的
蟬鳴,疲軟地跌落樹下
像秋天的楓紅

獨自,一隻蝴蝶斑斕
飛舞於花叢間
到處都是飛舞的蝴蝶

寂寞的蝴蝶啊!
有誰知道
你在追尋什麼?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油桐暮景>

枝頭五月棲殘雪,
碧竹黃昏歌晚風。
數點歸鴻飛落日,
一壺濁酒待星空。

案:約莫兩年前,看著八卦山頭遠遠近近的油桐花,腦海裏浮現「五月殘雪」的意象,卻始終未能成詩。今日開車無聊,乃偷空成詩,也算了了一樁心事。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俳句

田園處處秧,碧波舞來春風香,天際流雲長。

薰風綠枝椏,蟬噪唧唧透窗紗,夜雨喜鳴蛙。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十六字令-2

<賴和>
爭,誓為窮氓抱不平。一枝筆,仁義照汗青。

<蔣渭水>
醫,《講義》臨床對症悲。開民智,暗夜見晨曦。


<屈原遠遊>

曾經在離騷中乘風長逝
也曾在君命下遠遊江南
回不去郢都,想來是命中注定
既已為波臣,不妨在時間之流裡
繼續遠遊

樓台與荒塚交替
炊煙代烽煙裊裊
漂遊太遠了
早慣看了春夏秋冬
但為何春風仍掀舞心湖的波濤
而冬雪還是把一身傲骨
凍得寒僵?

怪只怪當時憋不住
不該留下一卷離騷
不管漂遊多遠
耳畔總不時隱隱傳來幾句
熟悉的琳琅

世人紀念著我
我又紀念了誰?
世人以我為精神座標
我的座標又標定了誰?
「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我心頭一震,滿心傷悲

遠遊,終究遠不過那卷離騷
彭咸,原來並不是我的方向
就讓世人紀念著我吧!

一如我心永遠向著
遙遠的郢都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驟雨>

迅疾而來
揚長而去

唉!滿臉通紅的太陽
總趕不上烏雲氣咻咻
鬧脾氣的腳步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高一學生的作品:<石>

在變成一條魚前
大地早已揉出頑固的我
傳說之前 生命之前
我只是一塊石頭

在變成一條魚後
人們向我仰望 說我從傳說來
多想一躍而起 擁抱千年的海
但為別人的戀情
我只是一塊坐著的寂寞

高一學生的作品:<如果當時不放手>

再次回到起點
坐在那熟悉的位置上
閉上眼,感受風的溫柔
彷彿回到了
十年前那段日子

節奏整齊的運球聲
不時傳來的笑鬧聲
一切
就如往常一樣

睜開眼,映入眼簾的
只剩
那依舊寂靜的球場
即使度過數個春秋
也無法忘懷
她,不甘心地勾起嘴角
如果當時不放手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十六字令>試作

格律: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皆可)


-抒情-

<尋芳>
風,何處飄香春夜中?欣尋訪,萬綠一枝紅。

<登臨>
臨,遠眺青山思古今。人安在?杳杳寺鐘音。

<思鄉>
舟,落日長河一片秋。歸途遠,黃葉泣無休。

<懷人>
星,夜夜相迎意不寧。青春趣,花雨任飄零。

-詠史-

<屈原>
憂,憔悴行吟楚國愁。才相語,漁父盪行舟。

<鄭南榕>
爭,捍衛言權豈噤聲?崎嶇路,浴火鳳凰生。

<文天祥>
囚,耿耿何憂此命休?詩文作,正氣自千秋。

<杜甫>
愁,總為蒼生帝室憂。詩為史,萬古仰風流。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轉貼:楊照臉書 論教育

有人問我:為什麼談王建民,要扯到台灣教育?是因為我最近出了一本關於台灣教育的書?

我寫了、出版了『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這本書,是事實;然而彼此的因果關係,卻是倒過來的。是因為我到處看到台灣教育所製造出來的問題,還有重重連鎖反應使得一個明明失能的教育體制卻無法改變,所以我才寫了那本書;也才無法自已地不斷在各種社會事件與現象上,看到和台灣教育的連結。

書裡面沒有寫,但一直在我心中的痛,很多很多。例如因為自己的小孩學音樂的關係,十幾年來聽過無數次家長認真的提問:「我的孩子有音樂天分嗎?」這問題被問得愈認真、愈嚴肅,就讓我覺得愈痛。誰有辦法判斷一個孩子有沒有音樂天分?最關鍵的,「音樂天分」是一種單數的存在,可以用「有沒有」來判斷嗎?這可能有是非題式的答案嗎?

沒有一種東西,叫「音樂天分」。要學音樂,要成為一個音樂家,要成為一個舞台上的音樂演奏者,需要的,不是某種神祕的「音樂天分」,而是眾多複雜的能力,以不同的形式結合在一起。更麻煩的,這些能力有些彼此相關,而且彼此相反、牴觸。

轉貼:楊照臉書 論孔子與禮

出處:

孔子也重新定義了「禮」。儒家和西周「王官學」有直接的傳承聯繫,儒家所信奉的,就是「王官學」原有的禮樂射御書數、詩書易禮樂春秋。但從「王官學」到儒家,還是在孔子手中進行了關鍵的轉化。

「王官學」中的「禮」,就是依附在封建宗法上的一套禮儀規矩。「王官學」中學的「禮」,就是要熟悉這些繁複的禮儀,懂得什麼樣的場合裡,不同宗法身分的人,應該按照怎樣的禮儀行事。祭祀時有什麼程序,用什麼音樂;盟會時誰開場說話、說什麼;宴客時誰坐哪裡、客人說什麼主人說什麼...這些是「禮」,也就是「禮家」要懂要協助維持的規矩。

孔子是靠掌握這種「禮」而成名起家的。但後來他不將重點放在瑣碎的規矩上。『論語.衛靈公』:「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俎豆之事」,指的就是禮的種種規矩,是孔子的專門,但衛靈公有興趣的,不是「禮,而是如何打仗,孔子客氣地回應:「打仗的事,我沒學過。」事實上表達了對衛靈公的無法認同,心裡老想著打仗,打仗搶奪別人的封地,當然是破壞封建宗法的,是違背「禮」的,所以孔子也就不跟衛靈公耗時間,立即離開了。

轉貼:楊照 臉書 論社會主流態度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zhao.yang.37/posts/942108202554400

王建民在美國表現不好時,我們誰也幫不上忙;他重回大聯盟有了好的成績,說真的,我們頂多也就只是「沾光」而已。然而相對地,這個社會如何看待王建民,卻和我們每個人都直接有關,因為喜歡或不喜歡,我們就是活在這個社會裡,被這個社會所影響、甚至所控制。

這個社會上就是有很多人堅持王建民留在美國,為的是要混到退休金;有很多人就是要積極去挖出各種新聞資料,證明王建民絕對不可能有什麼高貴的動機。說老實話,對這樣的反應,我一點都不驚訝,只是又一次地感到悲哀。這就是台灣最強大的主流態度──選擇用最鄙猥的態度看待所有的事情,看不到、不願看到任何稍微高貴一點的人生成分。他們不相信有人真的心中沒有仇恨,他們不相信有人真的堅持追求一些沒有現實利益的目標,他們不相信有人真的不在意錢不在意地位,他們不相信有人真的抱持著理想。

理由也很簡單,他們不願、不敢擁有理想,他們又不願、不敢承認理想有高貴的、值得敬佩的地方,於是他們就耗費精神精力,想方設法否定別人的理想,說服自己沒有人那麼高貴啦,得到病態的安慰。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暮春思

暮暮朝朝陽起落,
年年歲歲女容佳。
低眉有意含羞草,
昂首無依孤挺花。
妝鏡空留雲鬢美,
夕陽殘照柳腰斜。
春風不解又臨到,
含淚凝眸戲水鴨。

<酒瓶>

把想說的話
倒回酒瓶,封口

夜裡的櫃子
說不出話的酒瓶沉默
看著我一人
啜飲著寂寞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夜行>

平野茫茫風勁草,
夜空杳杳霧遮星。
獨行踽踽風塵苦,
無畏冥冥待晨青。

一行詩:<街友>

蜷縮於寒風中的一隻空碗,碗底寫著「要命」兩個字。

秋怨

落日西沉金水逝,
秋風北起暮雲飛。
天涯望斷雙垂淚,
行雁空歸又一回。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無題〉

把自己逼到極限接近太陽
只能墜落海面成為浮屍

而靈魂墜跌的旅程卻未終止
緩緩下落......下落......
直到,深不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