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朋友出遊日月潭,於潭邊自行車道留影。觀圖有感,興來成詩一首相贈。
總愛王維邀訪意,潭邊留影寄空濛。
南海之帝為儵,
北海之帝為忽,
中央之帝為渾沌。
|
▲角色出場
儵、忽、渾沌只是虛擬的角色。
|
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
|
▲「開竅」的背景
「報德」的原因:渾沌待之甚善
|
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
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
嘗試鑿之。」
|
▲「開竅」的原因與思考過程
這節是全文的關鍵,重要論點皆由此而發。文分三層:
1.「報德」的良善動機
2.以「人」為參照標準,對比出渾沌之匱乏
3.「鑿之」的報德之舉
這三層分別凸顯了三個問題:
1.「好動機」是否會導致「好結果」?
2.以「人」為參照標準,合理嗎?
3.「鑿之」的作為,是愛他還是害他?
|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
▲「開竅」的結果
問題3,本寓言的結果(渾沌死)已經回答了,無庸贅言。問題1其實也在「渾沌死」的結果得到了否證:好動機未必導致好結果。如果「好動機未必導致好結果」,那問題就出在中間的思考過程(問題2):儵與忽以「人」為參照標準去找出(認定)渾沌的「匱乏」,這樣做,對嗎?
這裡凸顯了一個人生難題:「報德」的善念要具體化為「作為」,勢必得「瞭解」對方的需求,但對方需要什麼我們不一定知道,所以需要「參照標準」以得出結論。從「渾沌死」的結果來看,儵與忽以「人」作為標準看來顯然不適合渾沌,因為「視聽食習」是人的需求,不是渾沌的;「七竅」是視聽食習的必要工具,渾沌顯然也不需要。因此我們可以推知,渾沌作為一個獨立生命個體,他不需要去複製別人的形象;如果拿不適合的參照標準去衡量渾沌,便會得出「渾沌需要七竅」的假判斷,「鑿之」而致死,便是必然的結果。
從人生哲學的角度看,這個寓言提醒了我們,每個人要認識自己的本質,發掘自己的天賦,錯拿別人成功的範本自律、自強,可能會有反效果。
從政治哲學的角度看,這則寓言傳達了為政者要避免師心自用,必須鍛鍊「以百姓之心為心」的基本功。瞭解民意,從來是為政之道的ABC,卑之無甚高論,但能做到的卻很少。簡單思之,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主觀上,瞭解民意涉及為政者的意願,這一點有賴於為政者的自覺與修養;客觀上,為政者身處體制之內,與民眾必然有著或多或少的地位隔絕(吳思《潛規則》書中提到,天子與民意被隔了有七層之多),這層體制的障蔽,是為政者必須去想辦法突破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