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章節試閱
34◎社會性懈怠Social Loafing◎
◆為何團隊會讓人偷懶◆
西元一九一三年,法國農業工程師林格爾曼(Maximilian Ringelmann)對馬匹的拉車能力進行了一些測試。他發現到:如果讓兩匹馬同時去拉一輛馬車,這兩匹馬所出力量的總和,並不會等於只用一匹馬去拉車時,該匹馬所出力量的兩倍。這項發現讓林格爾曼感到相當有意思,於是他把同樣的實驗套用在人類身上。他找了許多人一起進行實驗。首先,他讓每個人單獨拉扯一條粗繩,並分別計算一人拉繩的情況下,每個人究竟出了多少力。接著,他讓兩人一組共同去拉扯粗繩,同樣也分別算出兩人拉繩的情況下,每個人各出多少力。實驗結果顯示:在兩人拉繩的情況下,每人所出的力大約只有一人拉繩時所出力道的百分之九十三。在三人共同拉繩的情況下,每人所出的力則降至百分之八十五。當拉繩人數增加到八人時,每人所出的力只剩下百分之四十九。
事實上,除了心理學家外,這樣的結果不會有人感到意外!學者稱這樣的效應為「社會性懈怠」。只要個人可以藉團體混水摸魚,並且不會被直接看穿,這種效應就會浮現。例如,在龍舟競賽裡會產生社會性懈怠的效應。相反地,在接力賽跑中就不會出現,因為這時每位跑者的貢獻完全攤在陽光下。事實上,社會性懈怠是一種理性的行為模式;試想,若是只花一半力氣就可以,而且不會引人側目,那麼何必要拚老命地用盡全力呢?簡單來說,社會性懈怠就是一種共業式詐欺,只不過造成共業的大多數人都是無心的。這場詐欺就在集體無意識中悄悄地進行,就跟那些一同拉車的馬兒一樣。
當很多人一起拉一條繩子時,每個人都偷懶地少出一點力,這點並不令人意外。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沒有人會完全不出力!為什麼不會發生這種偷懶到底的情況呢?理由很簡單:完全沒績效容易引起他人注意,如此一來,很可能就要承擔被團體驅逐或名譽掃地的後果。人類似乎發展出一套敏銳的感應系統,它會幫助我們摸魚而又不至被舉發。
走筆至此,我不禁想起一個不知出自何處、多年來卻一再被宣揚的主張:團體作戰優於單打獨鬥。這樣的理念似乎源自日本。三十多年前,全球市場上到處充斥著日本的商品;日人創造出的工業奇蹟,吸引了全球各地企業經營者的關注。他們從日本人身上看到了如何以團隊合作的方式組織起工廠。許多外國企業開始爭相仿效,最終卻是成敗互見!這套方法在日本行得通(我認為社會性懈怠效應在日本並不嚴重),但在歐美那些國情與日本迴然不同的地方,卻未必行得通。此外,根據截至目前為止的一些研究顯示:由專業背景盡可能各不相同的成員所組成的工作團體,會是較佳的工作團隊。這樣的研究結果確實不無道理。在這樣的工作團隊裡,個別的績效都可以冤有頭、債有主地回溯到某位專責的成員。如此一來,便可以有效地去除容許混水摸魚的模糊空間。
社會性懈怠有時也會造成一些令人玩味的結果。在團體裡,我們不但可以偷懶,還可以藉此規避責任。沒有人會願意把壞結果的過錯攬在自己身上,對納粹黨人進行的紐倫堡大審便是一個顯著的例證。至於話題性沒那麼強的適例,還有公司的監事會或是行政團隊等。在這些例證中,人們為了逃避責任,會想盡辦法躲到集體決策的保護傘裡。學者們將這種情況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然而,有了責任分散的支持,團體會比個人更敢於冒險犯難,這種效應稱為「風險轉移」(risky shift)。一些研究證實,與一人自行決定相比,集體討論後通過風險較高的決議相對容易許多。顯而易見,在集體決策的情況中,團體成員們會自忖:「萬一失敗了,責任也不用我一個人扛。」不過,對於大型企業或退休基金的決策團隊而言,風險轉移有著不容忽視的危險,它們動輒影響到數十億歐元的存亡。此外,軍隊同樣要小心風險轉移;如果軍方的決策團隊裡都是一些鷹派,核子大戰恐怕就離我們不遠了。
結論:處在一個人的狀態下,跟處在一群人的狀態下,人類的行為模式會迴然不同;否則就不會有團體了。若欲掃除團體具有的缺點,我們要盡可能地讓每個人的績效都浮上檯面。精英階層萬歲!知識精英萬歲!
10◎對比效應The Contrast Effect◎
◆為何你最好別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道出門◆
在《透視影響力》一書中,齊歐迪尼(Robert Cialdini)曾經提到一對兄弟所發生的故事。這對兄弟一個叫希德,另一個叫哈利。一九三○年代,他們兩個一起在美國經營一家服飾店;希德負責招呼客人,哈利則負責製作衣服。每當希德發現有顧客對某件衣服十分傾心,因而在鏡子前流連忘返時,他便會故意裝作有點重聽。倘若客人果然過來詢問價錢,希德便會提高嗓門問他的兄弟:「喂!哈利,這件西裝多少錢?」正在裁縫桌旁工作的哈利則會探出頭來望一望,然後回答:「那件精美的棉質西裝要四十二美元喔!」這在當時是個令人咋舌的高價。接著,希德會假裝沒聽到多少錢似地再問一次道:「你說多少錢啊?」哈利則一搭一唱地重覆先前的報價:「四十二美元啦!」這時希德便會轉過來向他的顧客說:「他說二十二美元!」說時遲,那時快,聽到這個價格之後,喜出望外的顧客便以最快速度掏出二十二美元擺到桌上,趁「可憐的」希德還沒發現「錯誤」之前,趕緊將這件昂貴的西裝拎出店外。
你以前在學校唸書時,或許也曾做過接下來介紹的這項實驗。你先準備好兩只水盆,然後在其中一只水盆裡注入溫水,另一只水盆裡注入冰水。接著,先將右手放進裝有冰水的水盆裡一分鐘;過後,再將雙手同時放進裝有溫水的水盆裡。這時你感覺到了什麼呢?在溫水當中,你的左手會感覺到溫溫的,可是右手卻會感覺到燙燙的。
不管是希德與哈利兩兄弟的故事,還是水溫實驗,它們兩者都是基於同一種效應--「對比效應」。對比效應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在觀察事物時,若同時出現某個可供參照的對象,而這個對象較醜、較便宜或較小,我們就會因此判定原本所觀察的事物較美、較貴或較大。對我們來說,要做到「絕對」的判斷,其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對比效應是一種經常出現的思考錯誤。比如,你會為你的愛車訂製一套價值三千歐元的皮質座椅,因為跟價值六萬歐元的車子比起來,這套座椅的價格顯然微不足道。所有靠裝飾或裝潢來賺錢的相關行業,往往都可以利用這套幻術。
然而,對比效應有時也會在別種場合發生作用。根據一些實驗的結果顯示:如果所要購買的標的是食物,那麼人們會為了節省十歐元,而寧願多走十分鐘的路。可是如果所要購買的標的是一件原價九八九、打折之後變成九七九歐元的西裝,就沒有人會為了節省十歐元,而甘願多走十分鐘的路。這顯然是一種不理性的反應,因為十分鐘就是十分鐘,而十歐元也一樣是十歐元。
假如沒有對比效應,以折扣來促銷的手法就會變得完全難以想像。從一百歐元打折成七十歐元的商品,感覺上就比原價七十歐元的商品來得物美價廉許多。可是事實上,我們不該去考慮「原價」。
我們對於對比效應的反應,就如同小鳥對於槍聲的反應一樣;我們會倏地激起強烈的反彈,瞬間變得無法冷靜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一些微小的細節,或是一些正在進行中的變化,我們便無從察覺。比方說,扒手就會利用這樣的原理偷走你的手錶;他們會在你身體的其他部位施加較強的壓力,如此一來,當他們觸碰你的手腕時,你便幾乎無法察覺。同樣地,我們也很少會注意到錢是怎麼愈變愈薄。我們的金錢其實一直在流失它的價值,可是我們卻很難察覺,只能乖乖地坐以待斃,因為通貨膨脹總是以漸進的方式一點一滴地發生。然而,如果通貨膨脹是以一種橫征暴斂的稅賦形式加諸在你我身上,那麼我們肯定會群情激憤地起而抗暴。
最後要提醒各位讀者:在超級名模們代言的許多廣告不斷狂轟猛炸之下,即使一些容貌姣好的素人美女,也要感嘆相形失色。因此,倘若妳是一位正在尋覓另一半的未婚女性,妳最好別跟模特兒等級的女性友人一道出門,因為男士們會因此低估了妳實際具有的魅力。妳最好一個人出門,若是可以的話,帶上兩個比妳醜的女伴一起去參加派對,那會更好!
15◎司機的知識The Chauffeur Knowledge◎
◆為何你對名嘴所說的話不要太過認真◆
一九一八年,普朗克(Max Planck)榮獲諾貝爾物理獎;此後,他展開了全德的巡迴演講。不管走到哪兒,普朗克所講的總是同一套新的量子力學內容;久而久之,就連他的司機都會背了。有一天,普朗克的司機突發奇想向他提議道:「普朗克教授,您一直都在重覆同一套演說,想必您本人也一定感到很無聊了吧?我想提個建議,不如這樣好了,等我們到了慕尼黑之後,就由我來替您演講;您就戴上司機的帽子,坐在前排,假裝是司機。或許這樣,我們兩個都能從中獲得一點消遣呢!」普朗克也覺得這個建議聽起來挺有意思,便欣然地接受了。於是,普朗克的司機就假扮成他,在一大群出類拔萃的觀眾面前發表演說。演講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台下有位物理學教授竟然冷不防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可是,這位假扮成普朗克的司機不僅不慌張,還反過來用帶點輕蔑的口吻說:「我萬萬沒料到,在慕尼黑這麼進步的城市裡,竟然會有人提出這麼簡單的問題。既然如此,這種問題就交給我的司機來回答好了!」
這個與普朗克有關的笑話,是我從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那裡聽來的,他是位世界頂尖的投資專家。根據芒格的說法,這世上有兩種知識:一種是「真知」,是由那些滿懷求知慾的人投注了許多時間與精力所換來的成果;另一種則稱為「司機的知識」,這裡的「司機」即引自芒格所講的故事裡的司機,指的是那些行為舉止表現得好像他們確實知道、事實上只是虛有其表的人。這些人知道該如何表演。他們可能擁有十分美好的嗓音,也可能擁有頗具說服力的外表;然而,他們所傳播的知識卻無比空洞,只不過是利用如簧的巧舌,頭頭是道地講些廢話。
令人無奈的是,要鑑別出司機的知識與真知,往往十分地困難。不過,在名嘴這類情況裡,倒是相對容易許多。很簡單,他們就是一群演員,如此而已;而這其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祕密。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廢話大師總是受到民眾們高度地尊敬,他們甚至常被重金禮聘去參加一些研討會或演說,胡謅一些他們根本沒有深入研究過的題目。
相對來說,要從記者們身上區分出真知與司機的知識,這就稍微難了一點。有些記者的確具有相當扎實的知識基礎,尤其是那些經年累月持續在某個特定領域鑽研的資深記者。他們多半偏好較大的篇幅,唯有如此才能夠清楚地闡釋各種相關的情況與例外。
不過,大部分的記者其實還是屬於司機的知識這一類。他們能夠在很短時間內,針對各式各樣的主題,變出一篇相關的報導。感謝網際網路,這樣的工作因此又變得更為輕鬆。他們的文章多半語帶諷刺,流於片面,篇幅也很短。關於篇幅這一點,或許剛好可以掩飾他們司機的知識的不足!
一般來說,愈大的企業就會對執行長的表演才華抱持著愈高的期待,這項表演才華則有個「溝通能力」的美名。對於大企業而言,交由一位沉默、固執但苦幹實幹的管家來打理,那是行不通的;至少不能讓這個人坐到最高的位子。因為,很顯然地,股東與財經記者們都相信,長袖善舞的人比較能夠創造出好的業績。可是,實際上當然並非如此。
芒格的伙伴巴菲特提出了一個很棒的概念,那就是「能力範圍」(Circle of Competence)。所有落在個人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我們都能如專家一般瞭如指掌;相反地,所有落在個人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我們則是一知半解,甚至毫無頭緒。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銘就是:「找出你個人的能力範圍,並且待在裡面。至於這個範圍有多大,其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要清楚掌握範圍的界限究竟在哪裡!」芒格沿著這個脈絡闡釋道:「你必須弄清楚你的才能在何處。如果你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外尋求成功,你的事業會是一團糟。關於這一點,我幾乎可以跟你打包票!」
結論:請不要相信司機的知識。請不要將公司發言人、長袖善舞的人、名嘴、建談的人、滿口空話的業餘者、陳腔濫調的傳播者等,誤認為是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我們該怎麼明辨呢?事實上,有一種明顯的信號: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明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當這類人遇上了超出他能力範圍的情況時,他不是保持沉默,就是會老實招認:「我不曉得。」他在做出這樣的坦白時並不感到羞愧,相反地,甚至還會帶點驕傲。然而,從司機的知識這類人身上,我們只會聽到別的說詞,可是絕對不會聽到「我不曉得」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