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宣王問)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按:孟子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主張,但齊宣王自信不足,孟子因此表達了對齊王的信心,並提出理論依據:性善論(詳後)。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按:「以羊易牛」與「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兩個情境,反應的是相同的心裡狀態:在沒有心裡防備的情況下,第一個表露出來的念頭,即是發自本心的想法。所以孟子從齊王「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的意念出發,肯定他有良善的本性,而這善性,就是孟子仁政論最重要、最基礎的理論根據。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哀痛)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按:百姓從表象(以小易大)看,因牛的價值高於羊,所以誤以為齊王吝惜財富;但孟子從齊王的心態出發,判斷此事是齊王當下的善性在作用。
「見牛未見羊」一句,點出了一般人實踐善性的困境: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所以,我們應修養自己,時時處在自覺(非刻意)的情況下,讓善性自然地表露出來。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按:齊王開心的認為孟子說出了他的心聲,但還是搞不懂善性跟仁政的關係。於是孟子提出「推恩」(加恩於百姓)的見解以曉喻齊王,並提醒大權在握、資源豐富的齊王,沒做是因為不想做(or沒想到要做),而非做不到。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按:這裡所謂的「推恩」,就是推己及人原則的運用,「舉斯心加諸彼」、「善推其所為」等語可以為證。然而一般君王都會以自我為中心來別親疏,故而有「恩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寵物親而百姓疏)的情況;孟子特別提醒齊王要權衡輕重,以良心善性為準,把對禽獸的恩德加於百姓之上。
曰:「......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禦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按:此言行仁政的效果:百業歸附,萬民歸心。能如此,則天下莫能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按:此段見孟子雖有浪漫的理想性格,論述卻不失理性。孟子知道一般人民沒有士的修養,故必先安定民生,然後要求人民向善才有意義。這就是「制民之產」的理論價值。
俗云:「先顧巴肚,再顧佛祖」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按:行仁政之「本」,幾乎就是前一章的翻版:「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簡而言之,「先富後教」是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