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孟子的政治思想:民為貴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按:「民貴君輕」的觀點,是「民本」思想的延續與發展。(非「民主」思想)

民本思想: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尚書)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左傳)
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 (左傳)
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李登輝  1995康來爾大學「歐林講座」)

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按:此論「授權的原則」。
諸侯、大夫受上級之委任,管理、統治一方百姓,故權自上授;天子則需萬民認同以得天下。
Ex:「得民心者得天下」~「雍正王朝」主題曲
「得」的方式不同,會形成民主(選舉)與專制(征服、革命)之異

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按:「社稷」是保護神,如果人民盡了本分(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卻得不到護祐(旱乾水溢),就應該另立守護神——這個類比,目的在論證人民「更換統治者」(變置諸侯)的合理性。

名言佳句
「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左傳)
人民的呼聲代表上帝的旨意。(西諺)
君主的懲罰比神明的懲罰更嚴酷,而老百姓的懲罰使當政者遭受被推翻的命運。(豐臣秀吉的軍師黑田如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