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轉貼)榨汁比賽+個人續筆

(轉貼)榨汁比賽
某公司舉辦大力士比賽,
比賽項目是捏柳丁.
第一位出場的是一位大學生, 肌肉結實,
手一捏, 柳丁汁竟然裝滿了一整杯,
主持人大驚: [這位先生, 您是....]
大學生:[我是體操選手, 練單槓的.]

第二位出場的是一個身著軍服的年輕人,
彎腰拾起大學生捏的柳丁, 手一捏, 竟然又擠出半杯,
主持人嚇呆了:[您...您.....]
軍人答:[我是海軍陸戰隊的.]

第三位出場的是一位光著上身的中年人,
全身肌肉橫練, 上臂竟比頭還要大,
用手接過那已乾扁的柳丁, 用力一捏, 竟然又流出了兩三滴汁!!
主持人已合不攏嘴:[..........]
中年人答:[ 別驚訝, 我是練家子.....啊~~]

就在大獎要抵定時,
突然走上來一位乾癟的老頭,
主持人: [喂喂! 這位老先生您走錯了.....]
說時遲那時快, 老頭從垃圾筒揀起已被三個人捏乾掉的柳丁, 輕輕一捏, 柳丁汁竟如瀑布般噴出,
全場大驚, 主持人腳一軟:您....您....您是...?
老先生說: 俺是國稅局的.

(續)
主持人一臉恍然大悟的神情
拿起麥克風準備宣布成績
突然
一個帶著墨鏡的年輕人一個箭步上台,說
"等一下!"
只見他撿起已經乾癟的柳丁,掏出手機放在柳丁旁
透過鏡頭,全場觀眾看到了曠古未見的異相--
柳丁皮居然留下兩行柳丁汁!!!
主持人怕有作弊
趕忙搶下手機,想知道手機裡到底搞什麼鬼
只聽見手機傳來一陣冷笑:
"......嘿嘿,阿扁兄啊,我跟你講,你還有好幾個案子在我手上呢!"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蒹葭〉補充資料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
蒹(音兼):沒長穗的蘆葦。
葭(音家):初生的蘆葦。
蒼蒼: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皆同。
一方:一旁。
溯洄:逆流而上。
阻:
險阻。
溯遊:順流而下。
晞(音西):乾。
躋(音雞):登,升高。
坻(音遲):水中小島。
涘(音四):水邊。
右:不直,迂迴。
沚(音止):水中小沙灘。

蒹葭茂密長得旺,白露水珠凝成霜。我的那位心上人,住在河水那一旁。逆流而上將她找,道路險阻且漫長。順流而下把她找,彷彿人在水中央!

蒹葭密密好一片,白露水珠還未乾。我的那位心上人,住在河川那對岸。逆流而上將她找,道路險阻登高難。順流而下把她找,彷彿人在小島邊!

蒹葭密密好茂盛,白露水珠未消盡。我的那位心上人,住在河川那水濱。逆流而上將她找,道路險阻彎難進。順流而下把她找,彷彿人在沙灘心!




◎歌曲改編:在水一方\瓊瑤作詞

綠草蒼蒼 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我願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無奈前有險灘 道路又遠又長
我願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方向
卻見依稀彷彿 她在水的中央


綠草萋萋 白霧迷離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願逆流而上 與她輕言細語
無奈前有險灘 道路曲折無已
我願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足跡
卻見彷彿依稀 她在水中佇立






◎重章疊句舉例:相思海\李臨秋作詞

海面茫茫相思海 茫茫失東西 
阮是思君君袂來 搭心今何在
今何在 今何在 今何在 
啊 海鳥替我做花使


海中孤舟相思海 孤舟問天涯 
阮是找君君不知 波浪滿腹內
滿腹內 滿腹內 滿腹內 
啊 海風傳情乎伊知


海底摸針相思海 摸針憨大呆 
阮心罵君君不該 消瘦為你害
為你害 為你害 為你害 
啊 海水流落為了愛




◎詩經相關題辭、成語
(一)古人常賦詩言志,或以詩經作為外交場合進退應對的言辭,所以孔子才會訓勉子魚:「不學詩,無以言。」
目的
題辭
出處
女喪
彤管流芳
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賀新居落成
斯干叶吉
詩經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竹苞松茂
賀喬遷
出谷遷喬
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賀新婚
琴瑟友之
詩經小雅鼓鍾:「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笙磬同音
賀出嫁
燕燕于飛
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摽梅迨吉
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桃灼呈祥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宜室宜家
之子于歸
一般祝壽
天賜純嘏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錫爾純嘏,子孫其湛。」
夫妻雙壽
日升月恆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賀生女
弄瓦之喜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賀生男
弄璋之喜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賀生孫
瓜瓞綿綿
詩經大雅:「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二)源出詩經的成語
成語
含意
出處
嗷嗷待哺
比喻飢餓哀號,等待餵食。嗷嗷,鳥悲鳴聲。
詩經小雅鴻:「鴻于飛,哀鳴。」
日就月將
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形容精進不止。就,成就。將,進步。
詩經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
祖武宗文
祖襲武王,尊崇文王。謂尊崇祖先。
詩經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他山之石
可以為錯
比喻藉著別人的言行事例,可以改正自己的缺失。「錯」是磨玉用的石頭,而「攻」則是磨玉的動作;然而多年來人們總是誤用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愛莫能助
內心雖然關懷、同情,卻無法給予幫助。
詩經大雅烝民:「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
未雨綢繆
比喻事先做好防備的工作。
詩經豳風鴟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信誓旦旦
形容誓言或承諾誠懇可信。旦旦,誠懇的樣子。
詩經衛風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夙興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勞。
詩經衛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深厲淺揭
比喻處理問題要因地制宜,隨機應變。厲,連衣涉水。揭,撩起衣服。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魚躍鳶飛
比喻萬物各得其所,自得其樂。
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孔子勸人學詩的篇章
1.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2.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
3.          子教伯魚:「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
4.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5.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論語陽貨)

◎課外閱讀
「興」詩的兩種類型:
(一)起興之物有象徵作用
〈桃夭〉周南
桃之夭夭1,灼灼2其華(ㄏㄨㄚ)3。之子4于歸5,宜6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ㄈㄣˊ)7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ㄓㄣ)蓁8。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注釋

夭夭 美好的樣子。
灼灼 鮮豔的樣子。
華   古「花」字。
之子 這女子。
于歸 出嫁。于,往。
宜   融洽;和樂。
有蕡 猶言「蕡然」或「蕡蕡」。碩大的樣子。
蓁蓁 茂盛的樣子。

語譯
桃樹長得多麼好呀,花兒鮮豔又美麗。好姑娘要出嫁,與郎君共組好家庭。
桃樹長得多麼好呀,果子肥碩又甜美。好姑娘要出嫁,一定夫妻和樂子滿堂。
桃樹長得多麼好呀,葉兒茂盛好遮蔭。好姑娘要出嫁,帶來夫家老少樂融融。

說明
這是一首祝賀女子出嫁的詩。婚期應是在春天,故詩人即景起興,由桃花引出祝福,並一路推衍至桃實、桃葉,大有「祝你一輩子美滿幸福」之意。真是善頌善禱。每章首二句描寫桃樹,末二句描寫女子,二者並非只是單純意象的並列,其中有聯想關係:以桃樹之花、果、葉分別象徵女子出嫁後的婚姻狀況。詩經中的「起興」絕大部分都有這個作用。蓼莪即如此。

(二)起興之物只有聲歌、韻律的作用。
〈園有桃〉魏風
園有桃,其實之殽(ㄧㄠˊ)1。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ㄐㄧ)2?」
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ㄏㄜˊ)亦3勿思!

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4
不知我者,謂我士也罔極5。「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

注釋

其實之殽 「殽其實」的倒裝。殽,吃。
彼人是哉二句 此二句為「不知我者」之言。彼人,指執政者。其,助詞,無義。
蓋亦 何不。蓋,通「盍」。亦,助詞,無義。
行國 行吟於都城中。
罔極 不正;無良。


語譯
果園裡種有桃樹,樹上結的果子可以吃。內心真是憂愁啊,我邊走邊唱歌唱出心聲。不了解我的人,說我這個士子不合群。「那執政者好得很哪,你發什麼牢騷?」內心真是憂愁啊,還有誰了解我?還有誰了解我啊,就不要自尋煩惱了吧!
果園裡種有酸棗樹,樹上結的果子可以吃。內心真是憂愁啊,姑且在都城裡行吟。不了解我的人,以為我這個士子不是好東西。「那執政者好得很哪,你發什麼牢騷?」內心真是憂愁啊,還有誰了解我?還有誰了解我啊,就不要自尋煩惱了吧!

說明
這首詩寫出士子感時憂國的心聲。但從頭到尾並未明言所感所憂為何事,只是不斷重複「我有憂,無人知」,似有難言之隱。其心境與屈原離騷頗為類似。每章首二句的起興,描寫的雖也是植物,但不像桃夭之具有象徵作用,只是借景物起個頭罷了。後世解詩者每認為與下文定有事理上的關聯,各自發揮聯想力去牽強附會,恐難避免「固哉高叟之說詩也」之譏。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孟子的政治思想:匡許行君民並耕之說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文公與之處,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願為聖人氓。」
按:許行、陳相均因滕文公行仁政而來奔,可見其施政成效。
從這裡可以看出,孟子的王道仁政理想並非沒有實踐的可能性(1.滕國實踐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且有成果;2.外國之人也耳聞滕文公的施政成果而來奔——施政成績、宣傳效果俱足),但受限於滕國小弱,無法短時間內實現「淑世」這個更遠大的目標,所以孟子才會離開滕國,到齊、魏等大國為客卿,謀求從政的機會(因為大國在國際間的影響力較大)。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儒家)而學焉(農家)。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按:農家「君民並耕」的觀點,理論上可以解決社會不公的問題(因為階級差異被泯除了),但實際上卻辦不到,因為階級分化是社會分工必然的結果,其勢無法阻擋。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於耕。」
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自為之與?」曰:「否。以粟易之。」
按:孟子用引導式問答法引誘陳相落入孟子的圈套。孟子的用意很簡單:如果君民並耕可行,那麼每個人都應該自給自足,無須仰賴他人的支援;但許行連自己的一切生活所需都無法獨力生產,遑論治理萬民的國君?
「害於耕」三字是陳相理論的致命弱點:每個人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充分自力滿足一切生活之所需。

「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
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
按:從陳相「承認百工相互依存」的認知出發,孟子認為「治天下」是比「個人生活」更為龐雜的事務,更不該無理要求國君與民並耕而食。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按:此言「社會分工」,而社會分工從橫向面看,即為「百工」的產生;從縱向面看,則是「階級分化」孟子所論,側重在後者。
就階級分化的角度看,孟子認為勞心者負責公眾事物的處理、資源的分配與運用,勞力者負擔生產的工作,是有其合理性的——但這裡不能片面解讀為孟子維護階級利益,因為孟子是站在「職能」的角度論事的。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按:此引上古之例,證明當時已經無法做到「君民並耕」了,遑論當代?不管是堯舉舜、舜舉益禹(舉才),或是益禹的施政(解決天災、民患),其所為皆是比親耕更為重要的事——畢竟每個人的時間有限,要利用在刀口上。

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放勳(堯)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
按:順著前述,孟子又提出另外兩個比親耕更重要的公共事務:養(教導農事)與教(提昇人民素質)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
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
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按:農夫,勞力者,只需要關心自己的生產量即可;堯舜,勞心者,以為國舉才為己憂,而這是比生產更困難的事情。
從勞務的角度看,勞心之事並不比勞力來得輕鬆,也不會比較不重要。為政者能妥善處理公眾事務,才能保障全民的福祉。
中國古代社會分工論出現很早:
劉子(康公):「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左傳成公十三年)。
知武子:「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制也。」(國語魯語)
孟子總其大成,提出了比較完整的社會分工論。這是孟子在社會和經濟理論上的一大貢獻。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
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之。
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嚮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
他日,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彊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
吾聞出於幽谷遷于喬木者,末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
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按:一般的高中教材很「識相」地從這裡開始就不列入教材,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接下來孟子所言,以今度之,都是不合時宜的觀點:
1.「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等句,孟子流露出嚴重的文化優越感(對己而言)以及文化歧視(對別人而言)。今不為孟子諱,這種文化優越感與文化歧視在當今是不恰當的。而孟子之所以提出此觀點,是為了要論證陳相「棄儒學農」的不當(不智)。
2.孟子另以「背叛師門」指責陳相,撇開孟子的本位主義不談,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角度看,孟子的批評其實值得商榷。孟子舉例中的曾子、子夏、子張、子游等人,都是孔門裡信道誠篤的弟子,子夏等人欲以「貌似」師事有若,其情可憫,曾子依理拒之,其義可欽,要如此弟子「背叛」,還真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但陳相之於陳良(儒門),並沒有同樣「堅實」的信仰基礎,這一點,除了可從陳相「棄儒學農」的思想轉換看出之外,從孟子已經如此長篇大論地批駁陳相,陳相在後文仍續以「許行的論點可致社會公平」的論斷反擊孟子,也可證明陳相與儒家已緣盡情了,一心歸農了。陳相對農家理想的認同、對農家學說的忠誠,在我看來,與子夏等弟子對孔子的孺慕之情相同,其實是令人感動的。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
按: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孟子的政治思想:上恤下親

鄒與魯鬨。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按:鄒穆公遇到一個兩難情境:人民不肯為長官犧牲生命,坐視長官死亡而不救,但又不能把百姓通通殺光。於是請教孟子該如何處理這個棘手的狀況。

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
按:孟子沒有直接回答鄒穆公的問題(如何處理),反而先解釋民眾見死不救的原因:人民生活困苦,但國君卻生活優渥,這都是因為「有司莫以告」所致。為官者本應是在君之授權下照顧百姓的,如今卻是怠忽職守(上慢)、殘害百姓(殘下),所以人民的見死不救,剛剛好而已。
於此,我們看出統治機器一旦背離原本「因事設職」的本意時,往往成為災難的製造者。所以,設計良好的防弊(防腐)制度,在政治運作上有其迫切性。關於這一點,孟子的理論是欠缺的。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
按:曾子之言,與其說是論述「報復行為的合理性」,不如說是警告人們「報復心理乃人情之常」——當蒙冤受害之時,「報復」是最直接的負面感受的宣洩出口。
孟子接著說「民今而後得反之也」,除了表明自己是站在人民的立場解答問題之外,也可以從「到現在才有機會報復」的語意中,點出人民在「官—民」的權力位階裡的弱勢。站在孟子的立場,為官者如果無法改變心態,那麼人民將永遠是可憐的被剝削者。

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按:對鄒穆公的問題,孟子提出的解決之道是「行仁政」。真能落實,那麼的確可以贏得民心支持,改善人民對長官見死不救的情況。


小結:孟子政治理論的盲點
大體而言,孟子的政治論都是從基本原理著眼、從根本之處著手,理論上當然沒錯,但就解決現實問題而言,往往得不到國君的共鳴——真要行仁政,那要花多久的時間啊!鄒與魯鬨,等國君透過行仁政來取得民心,這「鬨」也許早就鬨不起來了。

我們可以說,孟子是以「解決內政問題」的角度處理複雜、即時的政治、外交、軍事等層面的國家問題。「行仁政」就像一把萬能鑰匙,什麼鎖都打得開,問題是,你願意投資多少時間打開這道鎖?

孟子對仁政的堅持,的確無愧於「人道主義者」的身份,只是政治複雜、厚黑的那一面,絕不是單純地「以仁心行仁政」那麼簡單。孟子的理論,無法解決「體制暴力」的問題,無法解決負面人性(尤其是盤據在體制內壯大了的幽暗人性)的問題。

<論語‧顏淵篇>說,選拔好的人才(舉直錯諸枉,仁政的作為之一),其效用是「能使枉者直」,但子夏的詮釋,我覺得更符合實際情況:「不仁者遠矣」。畢竟人格的感召力是柔性的影響力,沒有強制性,入人可以深,但卻缺乏實踐的必然性在現實的政治場域中,法家的思想之所以勝過儒家,我認為關鍵在此。

孟子的政治思想:保民而王

(齊宣王問)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按:孟子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主張,但齊宣王自信不足,孟子因此表達了對齊王的信心,並提出理論依據:性善論(詳後)。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以羊易牛」與「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兩個情境,反應的是相同的心裡狀態:在沒有心裡防備的情況下,第一個表露出來的念頭,即是發自本心的想法。所以孟子從齊王「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的意念出發,肯定他有良善的本性,而這善性,就是孟子仁政論最重要、最基礎的理論根據。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哀痛)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按:百姓從表象(以小易大)看,因牛的價值高於羊,所以誤以為齊王吝惜財富;但孟子從齊王的心態出發,判斷此事是齊王當下的善性在作用。
「見牛未見羊」一句,點出了一般人實踐善性的困境: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所以,我們應修養自己,時時處在自覺(非刻意)的情況下,讓善性自然地表露出來。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按:齊王開心的認為孟子說出了他的心聲,但還是搞不懂善性跟仁政的關係。於是孟子提出「推恩」(加恩於百姓)的見解以曉喻齊王,並提醒大權在握、資源豐富的齊王,沒做是因為不想做(or沒想到要做),而非做不到。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按:這裡所謂的「推恩」,就是推己及人原則的運用,「舉斯心加諸彼」、「善推其所為」等語可以為證。然而一般君王都會以自我為中心來別親疏,故而有「恩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寵物親而百姓疏)的情況;孟子特別提醒齊王要權衡輕重,以良心善性為準,把對禽獸的恩德加於百姓之上。

曰:「......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禦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按:此言行仁政的效果:百業歸附,萬民歸心。能如此,則天下莫能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按:此段見孟子雖有浪漫的理想性格,論述卻不失理性。孟子知道一般人民沒有士的修養,故必先安定民生,然後要求人民向善才有意義。這就是「制民之產」的理論價值。
俗云:「先顧巴肚,再顧佛祖」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按:行仁政之「本」,幾乎就是前一章的翻版:「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簡而言之,「先富後教」是也。

孟子的政治思想:貴德尊士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
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溼而居下也。
按:這裡的「仁、不仁」指的是「仁政」與「暴政」;「榮、辱」則為統治的最終結果:「光榮(因民生和樂)」與「恥辱(因國家衰亡)」
「榮辱」與施政的內容息息相關、不可切割的。

如惡之(指「辱」),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國家閒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
按:這裡說明遠辱之道:
1.貴德而尊士。簡言之,即選拔優質的施政人才(標準:德、賢、能),並適當地安排職位。
2.利用太平無事時,趕快修明政教刑罰。因為閒暇時無其他要事干擾,最適合拿來做要花時間的「政治基礎工程」(政教)

詩(豳風‧鴟鴞)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ㄉㄨˋ),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
按:這是引詩經章句為證,強調未雨綢繆(修政行仁)的重要。

今國家閒暇,及是時般(ㄆㄢˊ)樂怠敖(遨),是自求禍也。禍褔無不自己求之者。
詩(大雅‧文王)云:『永言配命,自求多褔。』太甲(尚書)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按:此段從反面推證:同樣是有空,為政者卻只在乎自己的享樂,不肯用心於政務,那麼就會召來禍患。其實所謂的召禍,不過是「種因得果」簡單的因果律而已!
因此,孟子在這裡提醒統治者:也許你有「權力」將己過歸咎、卸責於別人,但施政的最終結果,還是當事人自己要承擔!
章句末引詩經、尚書為證,強調福禍皆自求而來,強化「統治者必須承擔施政責任」的論點。

例證:
劉邦的「三傑」
劉備的「三顧茅廬」
郭隗(ㄨㄟˇ)的「千金買骨」(燕昭王因而得人才:蘇秦、鄒衍、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