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翻轉,從不打斷孩子發問開始
- 2014-08-28 親子天下雜誌 60期 文/編輯部
推手對談:張輝誠×葉丙成
談到翻轉教育,你不能不認識這兩個重要推手:台北市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張輝誠、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
張輝誠,自創「學思達教學法」,去年九月將課表公開在網路上,歡迎任何人來教室觀課。
在中小學教學現場掀起了「學思達風潮」,臉書上的學思達社團,短短幾個月已經吸引將近七千名成員。張輝誠憑著自己和網路的力量,短短一年內,敲開過去緊閉的中小學教室的門,讓開放教室、公開觀課成為中小學教師公認的專業成長方法,做到了教育部十幾年來希望推動卻做不到的事。
葉丙成,不是師範教育體系出身,沒有中小學教學經驗,卻是現在談到翻轉教育時,最能貼近中小學教師的大學教授。葉丙成為中小學教師的研習注入鮮活的能量,每一場演講,都讓中小學老師心有戚戚焉,覺得被激勵與鼓舞,想要一起為教育做更多的努力。
這場對談中,他們分享了這一年對國中小教育的觀察,提出老師的新定位。兩位老師也對家長提出了具體又實用的建議,讓父母們在家也能翻轉教育。
編輯部 (以下簡稱Q):是什麼原因促成兩位投入,推動這一波中小學老師的改變?
張輝誠(以下簡稱張):我去年九月開放教室,但堅持突破填鴨式教育的想法,已經十七年。十七年前,我想要突破填鴨式的教學,班上第一名馬上轉學,班級有點失控,我打擊很大。這十七年,我一個人踽踽獨行,沮喪時只能抱著老婆。最大的感動是去年,發現自己打造出可以複製的教學,我有把握開放教室。
老婆說:「你為什麼不幫其他老師節省時間?」如果其他老師可以在我的基礎上發展,可以節省十七年時間。
葉丙成(以下簡稱葉):我從當學生開始成績都很好,直到去美國念博士,我發現自己以前學的都是假的,重新看都看不懂。台灣教育訓練出很會應付的學生,我就是。我想,我如果這樣當老師真是罪過。在台大,有教學發展中心幫助學校老師提升教學,但是後來發現在大學已經來不及,關鍵是中小學。
Q:兩位老師看到對方時的第一個感覺?
葉:(看了張輝誠兩秒)很臭屁!
張:如果我不是有過人的自信,不可能開放教室。開放教室壓力很大。你要面對學生壓力,問你為什麼要讓人參觀 ?
要面對同事無言的眼光。來觀課的什麼人都有,也有就是要來批評你的大學教授。我知道我會是個標靶,但我目標很明確——我要改變台灣教育方式!讓老師重新得到教書成就感。我希望是一個點燃老師熱情的人,台灣這麼多老師這麼渴望改變,他累了、熱情不見,因為學生眼神黯淡,他自己也沒樂趣。
Q:是什麼樣的特殊生命歷程,使兩位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老師?
葉:我父親是前經濟部長李國鼎第一批送出國學半導體的人。他當初如果繼續留著,沒有離開工研院的話,現在應該是科技大老。但他那時候因為脾氣衝動、顧及他的屬下福利,跟上級不合就離開了,當了老師。
我印象很深的是,我爸七十大壽,學生幫他做生日,每屆學生都有來。吃飯時,學生一個個上來說話,每個學生都上去說他跟老師的點點滴滴,老師講哪句話,對他做什麼事情,對他人生影響重大。
我爸教畢業的學生常回來找他。人家結婚是送帖子,他的學生是直接帶老婆來給他看。一般學生小孩子滿月可能送油飯給你,他的學生是直接帶寶寶來給他看。那種感覺很窩心,他這麼用心幫這些學生,這些學生後來人生過得很順利,又把人生的愉悅、快樂,帶回來和老師分享,感覺非常圓滿。
我覺得我爸是最富有的人,他有學生對他的愛和尊重。從小看我父親的背影長大,一直覺得當老師是個很不錯的工作,會影響很多人的生命,生命的自我實現傳非常遠。
張:努力推「學思達」是因為,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沒有一個老師是我心裡想感謝的。從小是個愛講話的小孩,但是我在學校因此被打。這樣一個愛講話的小孩,從國小到高中被壓抑了十二年,為什麼我那麼強調表達,其實是幫我小時候出氣。這沒道理嘛!
我真的覺得國中小像監獄,後來又回來當老師覺得最可怕的是,以前受過這種生活,現在還是一樣耶!那麼以前我是受害者,現在是加害者?
現在來反省人生中「老師」的珍貴,是從我的父親張炳榮、清朝遺老,台灣著名儒家學者毓老師(愛新覺羅‧毓鋆)跟祐生研究基金會林俊興董事長身上體會。他們給我一個「老師」完整的概念。第一,你要變成學生一輩子朋友;第二,你要幫他建立好一輩子的能力;第三,你要栽培他;第四,你要讓他看清楚他的未來是什麼,他看不到你要幫他看到,幫他把前面迷霧打開,讓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與責任感是什麼?
Q:兩位最近一年頻繁接觸台灣的中小學老師,你們對台灣教師有什麼觀察?
葉:我覺得最大問題是社會把「老師」當做一個群體:放寒暑假、混吃等死,卻忽略了有很多認真的老師。我覺得應該讓這些老師得到應有的肯定,如果用心沒人肯定,誰想當老師?優秀人才怎麼會把當老師當成志業?要讓更多老師願意分享,要遍地開花四處擴散。人有了夥伴,勇氣熱情會多很多倍。
張:老師間隔著一道牆,同校老師隔牆如隔山,外校老師隔牆如隔海。我打開教室等於打掉有形和無形的牆。
Q:老師為什麼一定要轉型?
葉:傳統老師上課,跟你競爭的只有同事。但現在不一樣,現在網路上什麼都可以學,老師可以被取代。以前是補習班講的比學校精采,學生會覺得補習班才是老師,老師被補習班取代;現在是被影片取代。所以老師要找新的價值,以後要變得像製作人,設計、規劃課堂提問的提綱。
張:製作人概念很對,在教學現場老師的位置、功能會改變,以前老師要用嘴巴把知識傳給學生,現在變成知識的引導者,讓學生看到知識地圖。整個過程看起來學生在自學,可是製作人是我。老師導引學生走向知識領域,讓他學得愈來愈多,老師變成最重要核心的人,比以前教得輕鬆,但效果更好。
Q:為什麼教改要成功,必須先讓老師改變?
張:真正能改變教學現場的是老師。為什麼學思達重視開放教室,因為眼見為憑!開放教室就等於告訴其他老師:這不是口號,是真正可以做到。
葉:有一次研習,一個老師問:「(我想改變)可是學生成績會被評斷,要怎麼為自己辯護?」我問這位老師,你的成功為什麼要被別人定義?你想要教出怎麼樣的學生?老師若是沒有自己理念的就會被別人左右。這一波我們想讓老師思考做老師的理念是什麼?
如果老師自己都不創新,怎麼要求學生創新?若老師不學習,怎麼要求學生學習?一群綿羊怎麼有辦法教出獅子?要教出有創意、霸氣的獅子,羊要改變。
Q:很多老師說,自己已經很努力,為什麼學生還是不願意學?
張:先談制度為什麼要改。學生學習動機和過去不同了。四十年前,大家貧困,每個人讀書就是要翻身。這代學生在豐衣足食的環境下長大,不需要為了翻身學習,他們學習動機很低,只用考試強迫,沒辦法創造學習樂趣,學習不健康。葉:教學成功很大關鍵是要建立學生的學習動機。我有個博士生去夜校兼課,他花很多時間備課、設計講義,開學後,我輾轉聽說他上課暴怒。學生跟我說:「我很用心備課,可是學生不認真,還有人在化妝。」我問:「你有幫他們建立學習動機嗎?」學生說有,第一堂課以自己私立畢業但不放棄為例,激勵學生不要放棄。
我建議他:「你下週先跟他們聊,要他們想像三十歲時在哪邊上班?住哪裡?過什麼生活?再去看看生活要花多少錢,去人力網站上看看自己有沒有辦法過這樣的生活?」接著讓學生知道,這門課上的程式設計,在徵人網站上的徵才條件中,可以讓薪水多五千到七千元,可以多看一場電影,住的房子可以從雅房變套房。後來他說學生確實感受到未來可能會因為這門課有所不同,上課認真許多。
另一件事更重要,老師要花時間建立學生對你的尊敬,學生尊敬老師,他就認為老師教的都有道理。不尊敬,再怎麼精心備課,學生還是會覺得你找麻煩。台灣大多數的老師在學生面前裝得很完美,這是不對的。當老師願意把自己過去的失敗、懊悔和學生分享,學生才會發現老師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人,老師是真心為我們好,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感動與尊敬。
當我要建立學生學習習慣時,我跟他們分享我以前的懊悔、不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才會聽。
我常常分享,去美國念書時,有個美國朋友邀請我去他家參加派對,我整個星期都很興奮,因為台灣人和美國人少有交情,人家願意邀請你到家裡參加派對不容易。我週末去了派對,發現聊天我都插不上話,音樂、運動,這些東西,我不會花時間在這上面。後來好不容易有一個同學經過,我想了半天最後跟他說:「今天老師教那個傅立葉的轉換,好像很難?」他用很奇怪的表情看著我,後來他就沒有來找我。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個非常貧乏的人。
那個派對是打醒我的當頭棒喝。你不會跟人溝通,因為你對這個世界了解不多,完全缺乏在這個社會生存必要的技巧。
我覺得我有這個義務,要告訴學生這件事情,讓自己變成一個更豐富的人,這是他們未來成功的本錢,很重要的本錢。
Q:你們建議父母們在家中如何塑造環境,有利於孩子培養自學力?
葉:要讓小孩有時間自學,不要把小孩的時間綁得死死的,他補習一堆,回家都已經晚上八、九點累得要死,根本對學習的胃口完全被打壞了。你還要他回家去「均一平台」學數學,他根本不想理你。
接著,很重要的是在孩子小學階段時,選一樣東西是他有興趣的,讓他靠自己把它學起來,有過這樣的經驗,他以後無論學什麼科目都會很OK。
張:當小孩開始理解、認識這個世界時,充滿著問題。他一直問、一直問……問到了國小後,就再也不問問題。因為,老師一直告訴他答案,這是我們對小孩最大的傷害。
那家長,如何在家裡完成翻轉教育?很簡單,當你的小孩開始一直問問題時,不要那麼快告訴他答案。試著帶著他找答案,找你們家所有找得到的資料,或是不斷再反問他問題,這個過程其實是翻轉的原形。
我印象很深刻,小時候曾經問我哥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家沒錢?不能自己印鈔票?」我一直問,後來還問到如果我們個人印錢違法,那國家一直印錢啊!哥哥又說國家印太多錢就會貶值……一直問到最後,都會回到知識的根源。
所以,家長不應該隨時告訴小孩答案,而是陪伴著他一起思索,讓他用自己的能力去找到答案。一個敏銳的家長,應該是當他找出答案時,你可以再問:「那有沒有其他的看法?」那就變成學問了。
Q:這波教改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力量,教育行政系統應該做些什麼事?
張:建議校長鼓勵老師們觀課,給公假。觀課研習對教學直接有幫助,但千萬不要強推。
葉:政府要幫忙,讓老師有空間,讓老師都有辦法做改變、自主。現在他們不太敢,老師有心,可是被投訴啊。我有同事跟我說,她女兒老師用分組合作學數學,女兒好高興,結果學期中老師被家長投訴只好放棄。政府要當用心老師的後盾,老師也要集結起來彼此當後盾;不要硬推哪種教學方式,老師不要硬塞給學生,政府也不要硬塞給老師。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會長出很好的東西。(整理|張瀞文、陶世遐、許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