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教女兒寫作文

題目:帶兔子去公園

一開始,我先跟女兒一起回想下午時的活動情況(她主述,我補述),並確立這次作文的分段與寫作內容。

第一段:帶兔子出門
女兒原版
我的改版
先把籠子打開,再把它裝進袋子裡,然後我們穿好鞋子,準備出門。
今天下午,我跟爸爸一起到我家附近的公園遛兔子
這一段,女兒暴露出她不熟悉文字表達的弱點。她腦袋裡只能想到「帶兔子」「出門」兩件事,於是寫成左段,但這樣寫有兩個問題:一、在沒有先說明的情況下,使用了代名詞「它」跟「我們」;二、出門去哪裡,也沒有講。所以我將之改寫成右段,把人、事、地簡單交代。

第二段:到公園放兔子出來
女兒原版
我的改版
先把袋子打開,2把兔子放在草地3跑步,兔子覺得很舒服4我跟爸爸都在旁邊保護兔子。我顧在兔子旁邊,爸爸去把狗趕走。
到了公園裡,我看到有人帶了一隻1大狗來公園玩。爸爸說:「我們到高一點的草地上放兔子吧!不然狗會咬它。」於是2我們爬上小山坡,才把兔子放出來3兔子剛出來的時候非常膽小,不敢亂跑,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它不再害怕了,很高興的東跑西跳4我跟爸爸怕狗欺負兔子,一直陪在兔子身邊保護它,同時,5我也跟爸爸聊天,非常開心
這一段女兒繼續保持「思慮不周」的特點:一、受到題目的牽引,她只想著「放兔子」這件事,所以連地點都沒提,直接從「放兔子」這件事下筆;二、文後寫了「爸爸去趕狗」,有點突兀,因為她前面略去了「看到狗、想到狗會咬兔子」這件事。不過她寫了「兔子跑步很舒服」,看得出她對兔子的觀察帶有感情,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我把女兒想的補足後,改寫成右段,並以數字標記寫作重點,讓女兒知道她寫的跟我改的差別有:一、要把「爸爸趕狗」的原因先點出來;二、到公園放兔子,除了兔子開心外,我們「人」也要有「開心」的活動呀!所以再補上「和爸爸聊天」這件事,讓文章完整一點。

第三段:回家
女兒原版
我的改版
1天黑了,爸爸說時間到了,我們要回家趕快把功課寫完。所以爸爸叫我拿袋子,然後他抓起兔子,叫我過來,爸爸把兔子放進去。我們2走路回家然後我去倒一杯水來喝,然後我坐在椅子上,看著爸爸把兔子放回籠子裡,等爸爸來教我寫功課。
天黑了,爸爸說時間到了,我們還要回家趕快寫功課呢!所以爸爸帶著兔子,牽著我的手,一起走路回家。
這一段女兒犯的毛病跟前兩段不同:她想太多了!這時候她把焦點鎖定在這段的主旨「回家」這件事上,反而忘了題目是「帶兔子去公園」,所以她除了詳述「如何帶兔子回家」,也詳述「自己回家後所做的事」。我提醒女兒「題目」的要求,把最後一段作為「結束」的作用告訴她,然後將她的末段精簡成右段。

這次的教學,呈現了孩子在「扣緊主題」這一寫作要求上的難度,縱使有想法、有感受,表達上仍會太過或不及。看來「寫作技巧」對學童來說,還是挺抽象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