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月考命題的淘汰試題

只能說自己吃飽太閒,不過是月考命題,還要玩成這樣,真是自討苦吃!而且,這個題目應該不太適合出現在試卷上吧?!還是放在這裡,留個紀念。

如果柳宗元是現代詩人,想必也會以現代詩的形式「賦詩言志」一番。準此,下列這些俳句擬作,與柳宗元的生平相對照,何者判斷有誤
A)「一身襤褸\走在春風裡\沒來由打了個寒顫」:初貶永州之際
B)「浮雲朵朵撫觸著青天\以燦爛的笑容 回望\陰影處處的大地」:永貞新政時期
C)「原來,世界也可以這麼可愛\如果小小的天地容許我\小小的獨裁」:貶官柳州時期
D)「啊!什麼都不是的我,原來也可以\只是柳宗元,或者\什麼都不是」:返回長安時期


無聊的你,不妨也答答看吧!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好文推薦:江蕙──寫在「戲夢」演唱會開演之前

對於「江蕙」現象,一般媒體多是著墨在其成就或努力經過之上,很少探討其背後的意義。豬頭翔這一篇文章,讓我拍案,謹摘路數段如下:


  • 江蕙這個名字,在台語歌壇、台灣歌壇乃至於台灣社會,都是很特別的存在。這個從所謂的「社會底層」出發,從童稚時期就開始以歌唱維生的歌手,可以說從文化面改變了整個台灣社會對於台語、起碼是對於台語歌曲的觀感。
  • 江蕙先是證明語言本身並沒有高低之分,用台語一樣可以唱出都會風格的歌曲,同樣可以讓不同階層的人獲得直接的感動。而後,她又證明了語言本身受到其背後文化背景的影響,是會有獨特的美感與表現方式的。
  • 這位學歷不高、所謂知識份子眼中「一高二低」的女歌手,用她的歌聲,唱出全球化時代,對文化的最佳詮釋,各種文化本身並沒有高低的分別,但卻因環境背景形成的差異,而各具特色。某些情境只有某種文化背景的語文藝術可以表現的出來,但只要表現得當,一樣可以感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 當然,江蕙的改變並非她一人所完成,「江蕙」這個文化現象,代表的是整個台灣社會的變化。然而從各項訪談中,你可以發現,這位從窮苦環境出發,不清楚是否已完成小學學業──也就是台灣這個學歷社會、階級社會最歧視的女歌手,對於歌唱這個工作的執著和要求完美。她曾對一家周刊的記者表示,「做事情,一定要做到超過一百分,不要事後才來蹬腳骨(後悔)。」「我不能忍受自己犯同樣的錯,所以要想盡辦法找到當初犯錯的原因。」
  • 至於江蕙增加了台語歌曲風的可能性,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自己的努力。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自己會不斷地聽其他歌手的作品,這樣才知道那時候的歌迷覺得什麼樣的歌好聽,什麼樣的歌難聽。這些努力,理所當然地會為後來新專輯的發行增添新的內涵。
  • 江蕙的表現,恐怕給很多精英主義者或學歷主義者一個大耳光,所謂的「社會底層」、「一高二低」,並不是只能等待這些所謂精英份子救援的份,並不是只能期待菁英份子關愛和同情,所有人追求卓越的天性都一樣,所有人都有改變社會環境的力量。

  • 江蕙以自身的努力,讓台語歌曲有了新天地,讓台語歌手有了新的地位,以一人之力讓整個產業環境,甚至社會文化有了改變,這就是表演和藝術的力量。......
  • 為表演和藝術拓展新的空間,文藝工作者必須靠自身努力去感動社會,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產生改變的力量。然而台灣的部分所謂學院派文藝工作者,卻對他們的訴求對象──社會大眾充滿著鄙視,認為讓自己的作品獲得大眾認同是一種不入流的媚俗行為,甚至以討好學閥、藝術派系或政府人員,分食政府預算為本職,認為用他們認為不入流社會賤民的納稅錢養自己、任由自己任性地胡作非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政府單位和學術機構也驕傲的認為,自己有能力(甚至自己才有能力)凌駕於實際的表演和藝術工作者之上,去設定藝文發展的路線,玩「上級指導」那套破爛老戲,甚至給表演娛樂產業硬是上了一個又大又奇怪的帽子──文化創意產業。

  • 江蕙的「戲夢」演唱會即將開唱,在聆聽優美的歌聲之際,請想想看,台灣人應該怎樣在心中重新定位這位因努力而偉大的歌手,台灣人又該怎樣拋棄古老「士農工商」那種陳腐而充滿歧視意涵的古舊階級觀念,去正視、尊重真正的表演工作者的地位而不是高舉被政府豢養,自以為是社會救世主,卻搞不出人懂東西爛文青的爛東西當藝術,然後把這些自己都不懂的「國王的新衣」套在自己身上,期待獲得一些「我可不是庶民,我可是知識份子」的優越感。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兩篇札記:《聲無哀樂論》與《樂記》

按:這兩篇札記是我在上白居易〈琵琶行〉時給學生的補充教材。過去上此課時,都是著墨在詩歌裡精彩又成功的「聲音描寫」上,努力地利用有限的樂裡知識去說明白居易的文學語句。今年上到這一課,突然靈感一來,想對學生談談古代的音樂觀;此念一動,腦海裡馬上浮現的就是《聲無哀樂論》與《樂記》兩篇。因為公忙,我沒有太多時間閱讀文本以外的材料,只能就個人理解所得,簡要摘錄數段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寫下簡單的札記。如果訪者有精於這個領域的,還望不吝指正是幸!



◎嵇康《聲無哀樂論》札記

夫天地合德,萬物資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為五色,發為五音。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於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濁亂,其體自若而無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
按:這段言音聲(音樂)是「自然」的產物,其好壞優劣(善與不善)不會、也不應該受到外在因素(愛憎哀樂)的影響而改變其本質(體)。

然「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哀云哀云,哭泣云乎哉?因茲而言,玉帛非禮敬之實,歌舞非悲哀之主也。何以明之?夫殊方異俗,歌哭不同。使錯而用之,或聞哭而歡,或聽歌而戚。然其哀樂之懷均也今用均同之情而發萬殊之聲,斯非音聲之無常哉!
按:音樂有其「本質」,但「表現」需透過「形式」,本質與形式彼此「相關」卻「不相同」。因此,「鐘鼓、哭泣」這些外在表現形式,無法認定與內在感情(情緒)有必然的聯繫(呼應)關係。在這裡,嵇康拿不同文化對「哭、歌」的感受不一為證,有一定程度的說服力。文末以反問語氣,再度強調音樂有其「存在本質」(常)。

哀心藏於內,和聲而後發,和聲無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乎無象之和聲而後發,其所覺悟,唯哀而已,豈復知吹萬不同而使自己哉?風俗之流,遂成其政。
按:在這裡,嵇康認為感情\情緒(哀心)有兩個特點:1.內蘊於心(藏於內)2.有主觀性、主體性(有主)。就前者言,情感有「未發」、「已發」(發,「表現」之意。已發、未發,是中庸的觀點)的狀態,當其「未發」,感情也是存在的;當其「已發」,則可以被感知——不管是透過什麼方式——所以後面說「其所覺悟,唯哀而已」。就後者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情內容與感受能力,「感情內容」也許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如喜怒哀樂……),但感受能力卻人人不同。針對同一對象,有人有感、有人卻無感;或者有人心喜、有人心戚。連結著上段「聞哭而歡、聽歌而戚」的例證,嵇康遂有「風俗之流,遂成其政」的結論。
在這段內容,要特別注意「遇」與「因」兩個動詞,這兩個動詞界定了音聲與哀心的關係。在情感表達\感受的問題上,嵇康認為音聲扮演的是「媒介」的角色(「遇和聲而後發」、「因乎無象之和聲而後發」),其作用也僅止於此,不承擔「感情內容」的意義。人們只是透過音聲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就「發動端」而言)、或是與內心的情感起共鳴(就「接收端」而言),所以嵇康說「其所覺悟,唯哀而已」。就好像媒體的罪惡,不在其「工具」本身,而在「使用者」身上;又好比黃老師看〈小馬王〉會泫然欲涕,他的一對兒女卻不會——「媒介本身」是無法決定情感內容的。

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關於哀樂;哀樂自當以情感而後發,則無係於聲音。……仲尼聞韶,歎其一致,是以咨嗟,何必因聲以知虞舜之德,然後歎美耶?
按:這裡嵇康以「善惡」(要理解為「好壞、優劣」,不宜理解唯有道德內涵的「善惡」)界定聲音(擴大理解為「音樂」)的屬性,而把「哀樂」的感受歸入情感的範疇,將兩者做「性質」上的劃分。這一刀切下去,連帶的也讓他對「孔子聞韶」這一典故有了迥異於過去的理解。原典故是這樣的:
子謂,「盡美矣,又盡善也。」謂,「盡美矣,未盡善也。」
過去的理解,是把政治因素考慮進去(韶,虞舜時代的音樂,透過禪讓傳承的理想政治年代;武,武王時代的音樂,透過革命手段實現理想的年代),以相應孔子「美」(音樂上的審美感受)、「善」(道德上的價值感受)的差別評價。而嵇康則斷章取義地認為,孔子在「音樂審美」(嘆其一致)的階段就已「咨嗟」(讚賞),並不需要到「道德評價」(盡善、未盡善)的階段才去領略韶樂之美。而音樂之美,是建立在其「善」(「好壞、優劣」意義上的善)之上,故嵇康所謂的「一致」,指的應該是「都是優美的旋律」,並非指「旋律相同」。

躁靜者,聲之功也;哀樂者,情之主也;不可見聲有躁靜之,因謂哀樂皆由聲音也。且聲音雖有猛靜,猛靜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發。何以明之?夫會賓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歡,或慘爾而泣,非進哀於彼,導樂於此也。其音無變於昔,而歡慼並用,斯非吹萬不同耶?夫唯無主於喜怒,亦應無主於哀樂,故歡慼俱見;若資﹝偏﹞固之音,含一致之聲,其所發明,各當其分,則焉能兼禦群理,總發眾情耶?由是言之,聲音以平和為體,而感物無常;心志以所俟為主,應感而發。然則聲之與心,殊塗異軌,不相經緯,焉得染太和於歡慼,綴虛名於哀樂哉?
按:在這裡,嵇康再度確立聲音與情感屬性不同:所謂躁靜,指的是樂理上「快慢、輕重、強弱」等物理屬性,與哀樂等感情屬性判然有別,不應混淆。兩者縱使有「相應」的現象,也不能將兩者的個關係確定化、必然化。

總按:若說曹丕的〈典論論文〉確立了文學的獨立性,那麼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則確立了音樂藝術的獨立性。不過嵇康的觀點一定程度上違反了一般人的普遍經驗(「聲、心相應」的真實感受),縱使有美學上的意義與價值,也會造成曲高和寡的現象,對音樂藝術的推廣而言,反而是不利的。我在閱讀屏教大管力吾〈從聲、音、樂的觀點看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一文時,看到他以音樂人的身份反對嵇康的論點,主張「聲有哀樂」,雖然能理解、認同其論點,心中卻也不禁莞爾,畢竟嵇康可是堂堂的音樂大師呢!

◎《禮記‧樂記》(札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
按:這段重點有二:
1.音樂起於「人心之感於物」:音樂沒有獨立性,是與人心聯繫在一起才有存在的意義
2.「聲、音、樂」的差別:「聲」指原始的聲音(voicesound),「音」指人為加工後有規律的聲音(music),「樂」則是聲音加上飾物、動作的綜合藝術(dancemusical)。不過,後文對這個分辨常常不太遵守,有混用、或泛指「音樂」的情況。(可能是因為《禮記》一書本就是集合眾人札記而成的著作,理念相同、但細部觀點不一致是很正常的現象。)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ㄌㄜˋ)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動。
按:這裡強調不同的「內心感受」會反應為外在的「聲音表現」,而「內心感受」是內心對外在事物有所感觸而生發的。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按:這裡說明先王重視外在事物對人心的影響,「禮、樂、政、刑」都是為了規正人心而創制的東西。準此,音樂的獨立性全失,只剩下「工具性」的價值——雖然其目的是良善的。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按:上段從「個人感受」出發,談「心與樂」的關係;這裡則是從「群體的普遍感受」談「(民)心與樂」的關係。前者的論述向度是「心→樂」,後者的論述向度是「樂→政(民心)」,兩者並不相同。在此,因側重(甚至可以說「獨重」)「音樂反應民心」的工具性作用,音樂在儒家思想裡「沒有獨立的存在價值」其理甚明。但這不表示儒家不重視音樂,相反的,正因為音樂對人心的陶冶有重大的作用,所以歷來論及政治教化,總是「禮樂」並稱。即便孔子,也是有很深厚的音樂素養的。

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是故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憂,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廉直勁正莊誠之音作,而民肅敬。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
按:這段強調音樂對人心的「塑造」作用。「志微噍殺……流辟邪散狄成滌濫」指的是音樂的屬性,「民思憂……民淫亂」則是人民所受到的影響。這段內容要注意的是,音樂屬性的描述已經涉及「價值判斷」,是聽者對音樂的主觀感受。而每個人的主觀感受是不同的,若硬要將某人的看法強加在其他人身上,就會有「壓迫」的情況產生,不可不慎!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空心菜悲歌

今天,卑賤如我終於學會書寫
「殘酷」兩個字

從有記憶以來
一大家子姓綠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弟弟妹妹們
就侷促在廣闊的天地之間
招招手,跟風
風必定和每一張伸的高高的手擊掌
我奮力拔高 四望
逃不開的永遠是
滿眼的綠,以及
滿天的憂鬱

憂鬱,會嗎?
空心的DNA,早就烙印在自古相傳的葉脈裡
我們站立,我們仰天
無喜,亦
無悲

啊!悲喜
花博的恩賜:
株,是獨立的存在
盆,是高貴的衣裝
這一生中
頭一次意識到
「我」——「存在」

存在
多美妙的感覺!
每一閃鎂光燈
每一場記者會
我是世界的中心——縱使
小小的腳在稀薄的土壤裡有些小小的麻木

可是,殘酷的你們啊
不允我是獨自的存在
不許我服華貴的衣裳
難道空心是原罪
只配泥足黝黑的土壤
只配仰望高遠的陽光?

殘酷。你們
不懂謊言的價值
不懂虛榮的可貴
你們是高貴的存在
高貴到不准卑賤如我
撿拾一兩片殘破的光彩榮身

就讓我離開花博的舞台吧
離開你們眼中我不配的榮耀
回到侷促的大地
呆呆的,放空我的心
回憶短暫而美好
曾經的榮光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高速公路見運雞卡車有感

一群雪白,擠在通風良好
小小的經濟艙
風中傳來不甚清晰的交頭接耳:
「這趟旅程是越走越長,還是
越走越短?」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9/4下午,我和家人逛一中街,折入服飾店林立的小巷時,一位矮小瘦弱的老婦人攫住了我的目光。她低著頭,盯著腳跟前的小手推車,一臉木訥地「擺攤」做生意。小小的手推車上貨物少的可憐,甚至連她在賣什麼我都不知道,可是她的身影卻在我腦海裡徘徊不去--------全都為了老婦人唇上那醒目耀眼的桃紅。那紅,勻抹的細緻有型,色澤是非常老式的深桃紅色,顯眼、霸道,剎那間彷彿滿街的色彩全都失了色,只剩下那一抹桃紅。這是青春對歲月的抗拒?還是蒼老對年輕的執戀?我反覆推敲,心中無解,也許只是我無謂的濫情吧!趁著清早上班時路上無聊,乃整理思緒,寫下俳句一首。

  川流不息的萬紫千紅
  一株低垂枯瘦的小花上
  一抹耀眼的嫣紅

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校園典範

日前課堂上,我有感而發:「在彰女校園裡,我心中有兩位典範人物。」學生很好奇,因為要聽到老師佩服老師好像還蠻新鮮的。有人忍不住衝口而出:「是不是『大牌』老師?(注1)」我頓了一下,搖了搖頭:「我對大牌老師認識有限,他的分析能力讓我佩服,但還稱不上典範。」

「那老師心目中的典範是誰?」學生追問。

「第一位是你們班導洪老師。她在校園裡非常資深,但她不會倚老賣老,對學生的關照無微不至。不只如此,她對任課老師也極盡體恤,不但努力滿足每一位老師的需求,而且是打從心底的關懷,絕無一絲偽善。我以一介菜鳥老師的身份,對這一點感受特別深刻。」我看著講台下頻頻點著頭的學生們,接著說:「不是說其他資優班的老師比較差,但你們能被洪老師帶到,真的是你們的福氣!」

喝口水潤潤喉,我繼續說:「另一位是物理科陳老師。」

「陳老師?為什麼是他?」學生好奇的問。

「其實我跟陳老師的互動也不算多,但暑假最後一週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心裡有了陳老師一席永恆的位置。」我賣個關子。

「說啦!發生了什麼事?」

「某天下午快下班時,他來教務處要求新學期更換任教班級。那時距開學已經剩下不到一週,我的排課工作還在沒日沒夜地辛苦進行著,這個時候來要求換班,時間點也太『那個』了吧?不過陳老師向教務主任說明更換班級的理由,強烈到讓我覺得不馬上協助完成我會對不起他--------他『要求』今年那位重度視障的學生由他來教!陳老師說,雖然校方費心地將該生安排在『阮媽』(注2)的班上,但畢竟教視障生的挑戰太大,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有此能耐與意願承擔任課教師之職;加上他與阮媽的私交甚篤,於公於私,他都願意接下這份工作。」

我接著說:「當多數人努力爭取自己的權益時,只有陳老師主動出來承擔責任。坦白講,高一物理一週也不過一節課,在授課量上,陳老師能做的也有限;但我敬重的是陳老師的教育熱誠,那種『以學生為重』的理念與實踐,是我們這一代把教育是為『職業』而非『志業』的『老師』所望塵莫及的。就像柳宗元顧及劉禹錫家有老母,主動向朝廷表達交換貶官之地,寧赴更偏僻之處為官一樣,事雖不成,但其心可彰!在那一刻,陳老師已經成為我心中的典範了。」

後記:
跟學生告白完後後我自省,洪老師的「偉大」其實看起來頗為「平凡」,為什麼我會將她視為典範?一直到昨天,我為了排課上的疏失努力修改課表,冀補前過,卻在這段時間密集的身心壓力之下,第一次有了退縮的念頭:好想把這一切丟開,不想幹了。然而就在此時,我終於明白洪老師的典範意義何在:那是一種始終如一的處事態度;一種為了一起把工作做好,願意優先考量別人,再想到自己的處事原則。接教學組長一職至今,我每天都在自我檢視,是否能以「服務」的心態面對工作?差堪告慰的是,我的確是以這樣的心態任職,而這在我過去的人生中不曾出現過的心境,其實是受了洪老師的影響而不自知!聊贅數語於此,以足前文。

(注1)「大牌」是校內的資深歷史老師,在我粗淺的認知中,他以剖析事理切要聞名。
(注2)「阮媽」是校內資深英文老師,跟洪老師一樣,以關懷學生著稱,故有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