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最核心的部分
——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而在於我們被誰擁有。
文字是思想的排泄物,也是滋養思想的營養物。
4:35 | 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 |
4:36 |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 |
4:37 | 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 |
4:38 | 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 |
4:39 | 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了。 |
4:40 | 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
4:41 | 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
開車右轉中,坐在副駕安全座椅的鴿子順勢倒向我。
「Are you a tree?」我問。
如果海水是從上澆灌而來的,那麼圖中淹水的順序是丙→乙→丁→甲。
如果神的恩典是海水,順序也是一樣,因為所處的位置越低,人生的苦難就越多,對神恩典的需求也就越迫切。
這就是為什麼主耶穌總是接近苦難、殘缺、犯罪的人。
也就是為什麼有錢人、高學歷者...越不容易接受福音的原因。
***
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9:12-13)
我反對代孕立法,是因為這最終會成為殘害弱勢者的惡法。會去當代理孕母的人,不是社經弱勢,就是文化弱勢。
上<漁父>這一課,很難不被漁父的智慧打動:「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尤其當你面臨如屈原般「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以致於「被放」的處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