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孟子論「反求諸己」

孟子曰:「
愛人不親,其仁;
治人不治,其智;
禮人不答,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本章主題:反(反省)
先分述三種遇到的人際問題狀況(愛人不親、治人不治、禮人不答),再提出應對的方式(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敬)


總結:
1.         遇到問題,先「反求諸己」
2.         反求諸己的衍生效應:
A
其身正:反省則改之,自身生命便趨於端正
B
天下歸之:己身端正,便能贏得天下人的肯定與向心

引詩句為證,句意為「永遠配合天命而行,求於自己,就多得福。」
第一句所說的天命,具體指涉的內涵其實是人的道德良心。孟子說過「盡心知性以知天」,心性是天所賦予人的本質,故「盡心知性」便可以「知天(命)」。第二句則強調「自求(反省)」與「多福」的因果關係能不斷自我省察、改正自己,則後福便會源源而來(自求,則多福)。
按:課本將「自求多福」解釋為「多福當由自己去求」容易引起誤會:「多福」這個目標,應當由「自己去求」——字面上似乎是強調「自己要有『去求多福』的意志\意願」。這樣的文句架構,讓「多福」與「自求」成了「目的\手段」的關係,而這是偏離原文的意涵的。

又按:反省一事,孟子在「愛人者人恆愛之」那章有一段精彩的論述:

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

這段內容揭示幾個重點:
1.         人待我不好(其待我以橫逆-1),「君子必自反」,這與本章的內涵是一樣的(但也僅止於此而已,下面所述才是重點)
2.         「自反」是「偵錯、除錯」的動作(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完成後必須再回到現實中檢驗,是否抓對問題
3.         若改正後還是沒有改善關係(其橫逆由是也-2),則回到「自反」的階段,繼續「偵錯、除錯」(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
4.         若反覆「自反」仍然沒有改善關係(其橫逆由是也-3),這時候就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關係不好,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對方的問題?這涉及了「自反的底線在哪裡」的嚴肅問題——人際之間的反省有其限度,不能一味地被別人責求到底,否則會沒完沒了。
5.         關於「自反的底線」,孟子的回答是「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關係是相對的,如果「自反了個徹底」對方還是依然故我、待我以橫逆,那麼問題就出在對方,不是我的問題了。所以孟子才會稱對方是「妄人」(狂妄無知之人)、「禽獸」(沒有人性)。準此可以看出,孟子所劃設的「自反的底線」是「問心無愧」,而指標當然就是「良心善性、道德內涵」。
6.         當作到這個地步,就要安然接受現狀(對方的橫逆對待)。然而要怎麼面對對方呢?孟子在「妄人\與禽獸奚擇哉」的認知下,提出了「於禽獸又何難焉」的觀點:如果對方的層次就是那麼low,那麼就不要跟他一般見識——被狗咬了,不需要反咬一口回去。
必須要說明的是,這樣的貶低對方(妄人\與禽獸奚擇哉),是建立在對方「本質上就是這麼爛」的事實基礎之上,不是主觀地、沒根據地鄙視別人。不跟對方計較,一來保全了自身的優雅風度,二來不會讓惡質的關係激化成衝突(單向→雙向)。至於這樣做「曝顯了對方的可笑與醜惡」,那就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事了(別人怎麼看他,那是別人的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