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孟子論「養氣」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


孟子自陳有兩項優點(長處):知言、養氣

1:公孫丑問的是What,孟子後面的回答是What(何謂浩然之氣)+How(如何養氣)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則餒矣。

【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浩然之氣的性質(What
1.     至大志剛:博大剛強,不可限、不可屈
2.     塞於天地之間:就是「浩然(廣大充塞貌)」之意
3.     配義與道:配合道義(明標此氣的道德屬性,亦即有道義則「充塞、浩然」,無道義則「餒」)

▲浩然之氣的涵養方法(How
1.     以直養而無害:以直(道義)養之,不用邪事)害之
2.     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平時就要「集義」(所行所為皆合道義,亦即道義必須透過積累經驗值而得),不是「義襲」(偶一為之的道義行為)就能取得
3.     有不,則餒矣:「慊」,是檢驗自己是否「具有浩然之氣\正確培養浩然之氣」的標準——所行合義,心安理得(內在的標準)。
按:注意,這裡孟子把「行\心」連繫起來,表示這股浩然之氣不是憑想像產生的,要具體落實在生活的道德實踐之中才可以。
又,這個「慊」,就是孔子檢驗宰我「三年之喪,期已久矣」的標準——食夫稻,衣夫錦,於女乎?」當宰我回答「」的時候,孔子就知道這件事沒什麼好談的了。(孔子後來的回應是「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又:孟子在論述之中,插入一段對告子的批評:「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把「義」視為外在的價值判斷規準),這段是連著前一句「行有不慊於心」而來。因為孟子明確揭示「慊(心安理得)這個「內在標準」,故孟子反對告子的「義外」之說。】
4.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這段話一口氣講了四個重點:
A
必有事焉:一定要再具體的「事」上養氣,這連結著前述「集義」,用來說明養氣必須要在生活實踐中踏實地去做。
B
心勿忘:心中不要忘記「時時刻刻集義」這件事,只要踏實做去,其他不要多想,則浩然正氣的萌生、甚至量產(塞於天地間),便會自然地水到渠成
C
勿正:對養氣不要有「預期心理」(正),這是非常細緻、精要的提醒。預期什麼?預期我遵循上述方法去養氣,將來會得到怎樣的成果。一般而言,投資去預期成果是合理的,獨獨道德涵養例外,因為你若對成果念茲在茲,就會產生一種偏離的心態:原應是「心力貫注在『涵養』、而『成果』水到渠成」,卻變成是「心力關注在以『預期』衡量『涵養』,計較『付出』的『所得』」。這一偏離,一旦遇到「所得不如預期」的狀況,便會產生兩個問題:懈怠心態(我幹嘛付出那麼多?)以及焦慮心態(我可不可以用抄捷徑的方法達到預期目標?)——這就是下面「勿助長」所要討論的問題。
5.     勿助長:不要有勉強行善(集義)的念頭。集義是自然的事,不是「做業績」,如果為了拼業績而去努力行善,就會想出錯誤的方法與手段,以為可以快速達到目標,這時候最容易發生「愛之適足以害之」的悲劇。後面孟子所言「揠苗助長」的寓言,就是在說明「助長」這種焦慮心態的問題與後果。

▲孟子對兩種極端心態的批評
1.         放棄心態(舍之者):基於對道德涵養的錯誤認知(以為無益),不肯投入心力在養氣工夫上
2.         焦慮心態(助之長者):說明見上,不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