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這是于傳騏老師今年六七月份在華瀛藝術中心個展中一場即席演講的逐字稿,談論的是「雲勢的三種層次」。雲,是中國傳統山水畫很重要的元素,虛實、陰陽等美學意識,都可以透過雲來呈現。于老師性好旅遊,足跡所致,美亦隨之,這次演講,就是他對台灣山林雲勢之美的簡單表達。雖然于老師謙稱自己以口語表達,思路稍有跳躍,但我打完逐字稿,居然輕輕鬆鬆就分了段落,架構、層次分明。可見如此美學素養素來已蓄於于老師心中,信手拈來,都是學問。
*「雲勢的三種層次」逐字稿
基本上,于老師的畫裡面的「雲勢」有三種層次,就是:雲瀑、雲騰跟雲蒸。
那我們先到第一個層次來講「雲蒸」,雲蒸就是古人所講的「坐看雲起時」。那「坐看雲起時」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雲蒸的態度就是讓畫家跟自然那種「四時佳興與人同」的感受,就是說畫家在一個似有似無似有的境界裡面,跟山水非常非常融洽的心情,才能看到雲蒸這種感覺。那這種感覺雲蒸呢,就是畫家在於跟自然的契合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畫家的心境,他能夠跟四季的氣候、節氣的變化去轉折、去平和,這是畫家常常可以在山林田野中、在平原沃野中可以看到的雲蒸。因為這是低海拔的地區,很容易看到雲蒸。
但是雲騰就不一樣了,雲騰至少在高山1000公尺以上到2000公尺左右。為什麼呢?因為它在山勢之間的互動關係、它在陰陽調和的關係裡面、還有在於山谷的氣勢,它在不同的引力的風向、水氣跟陽光的調配當中,它的雲層是翻騰的。那這種有一種不同的力量來推擠出來,那這種雲騰是最令畫家千變萬化、難以捉摸、但也是最著著迷的;就是畫家要捕捉包含現代的科技的攝影,要捕捉這個雲騰,是最迷人、也是最有挑戰性的。所以畫家在雲蒸、雲瀑跟雲騰當中,雲騰是最難挑戰的,因為它是一秒鐘的千絲(于師案:指如絲綢般細緻。)萬化就變化出來。但是畫家要捕捉這個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雲騰方面。為什麼呢?因為雲蒸它是在低海拔當中,它只要一個有濕氣、一個水氣或一個晨昏定暗的時候,它很容易就呈現出來,它的動作是緩慢的,所以呢當我們看到雲蒸,你可能在平疇、在農村、在曠野、在城市的邊緣,或者是在一個小山丘、一個丘陵當中都可以發現到這個雲蒸。那麼雲騰的時候,那就是它必須在一個人煙比較少的地方,在於一個山谷、高山、或者是一個高原、或者是在群山峻嶺當中這種表現出來,才能夠看得到。
那雲瀑又不一樣了,雲瀑它是在一個特定的季節,比如說在於夏末秋初、或者是秋末冬初、或者是春末夏初的時候,它在一個冷空氣跟熱空氣交會的時候,或者是北方的低氣壓跟南方的高氣壓混合的時候,它產生的雲瀑這個是比雲騰更難索求的,所以這個高度必須也是在2000公尺左右。因為雲瀑的位置它的像一個瀑布一樣,呈現出來一個動態。雲騰的是千變萬化,但是雲瀑的動態呢,它是在一個特定區域裡面產生的一個類似瀑布的型態,有的時候少,有的時候多,但是它的範圍呢是非常壯觀的。但是你從另外一個角度轉到雲瀑的另外一個層面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個類似高山的積雲,它在幾座高山中間的寬廣的峽谷當中,累積非常高能量,但它高能量滿溢出來的時候就產生雲瀑。所以「橫看成嶺側成山」,雲瀑是說,你可能在西面看到的雲瀑,可是轉到東面來看,就是一個雲海,就是一個雲海。所以這個對畫家來講, 它有一個非常高的一種琢磨的能力。但對於我來講的話,我覺得「山水有清音」,它是在水跟風聲當中,就是山水裡面的水聲跟風聲當中,產生出來的一個大自然的天籟,但是雲瀑呢,就好像大自然天籟裡面中的指揮家一樣,因為它會讓整個畫面產生一個動能。所以我常常覺得,一個山水畫家、尤其是中國的山水畫家跟西方的風景畫家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國會把「留白」當作雲瀑當中的一個靈氣,這個靈動感是西方藝術家所不太去追求的、或者是沒有辦法去掌握的。但是畫家的留白裡面,高低的優雅判斷在於哪裡呢?在於對大自然的雲瀑、雲蒸跟雲騰的那種觀察力還有他的捕捉能力。如果說、換句話說一個畫家,如果這三者都能夠觀察洞悉、了然于胸的話,那麼「氣象萬千」這句話離這個畫家不遠、啊不遠。
那麼,古人常說「嶺上多白雲」,就是文學家常常認為就是說,「嶺上多白雲」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山中沒有雲的話,山的嫵媚的姿態、山的撲朔迷離的姿態、山的不同的氣勢,相對的就失遜、失色,少了雲的襯托,所有的山勢它產生的那種神秘感、優雅感跟那種氣勢感,就不夠了。所以中國人對於陰陽虛實,尤其這個雲霧的虛、跟山石的實,在這裡面來講,不是只是純粹的陰陽虛實的變化,而是它可以嫵媚一座山,也可以襯托一座山的雄偉,它也可以讓觀賞者在置身當中的一個山林裡面,產生的一個絕對的一種主觀跟客觀的美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