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這是台語文爭議中,目前所見最公道的論點了!

按:在我思我見:關於台語文與台語文學 一文中,我在意的,正是李敏勇文中的觀點。茲摘錄於下,引為知己之見。

去殖民語言願景(李敏勇)(文摘)

特殊的歷史構造讓台灣的語言現象多元,從原住民各族語言、通行台語、客語、通行中文交錯。官方以通行中文為「國語」,民間佔多數的通行台語有對抗的優勢,其實相對薄弱。如果台灣的國家認同確立,語言的多元化是必須面對的課題。


有人以美國獨立仍用英語來正當化通行中文在台灣的地位。如果戰後移入者捨棄流亡、殖民心態,與原住民、早期移入住民共同建構台灣的新國家,或差可比喻。仍然依恃中國的殖民意理,如何能這樣比照。而且,教育中的本土語言壓迫依然存在,又如何能讓台灣語言主體論者心服?



台灣文學因為特殊的歷史構造,甚至包括了以日本語為表述的作品,某種意義上,成了台灣文學的傳統球根。戰後國民黨中國的國語政策使然,通行中文作品成為主流,也是事實。但是,如果台灣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新國家,台灣話語裡的客語和通行台語作品也應該得到尊重;在發展中的表記符號存在的差異如何克服,也有待努力。

有政治力量支持的通行中文,應該拋棄自以為是的「國語」觀,也不要動輒以「福洛沙文主義」指控人口多數卻依然是語言弱勢的通行台語,而台語運動論者也要知道如何建構台灣認同,不要複製昔日殖民政治心態,落人口實。所有認同台灣的人們,不分先來後到,捐棄語言成見,讓多元語言在新的國家公平發展,新的台灣語言願景才會實現。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W.H.奧登是英國詩人,跟愛爾蘭一點關係也沒有。
絕對不可能講出英語屬於愛爾蘭的名言。

獨立蒼茫 提到...

感謝說明,因為這部分我的確無知。

不過我認同的是李敏勇後文的觀點,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匿名 提到...

本人李敏勇於五月二十七日"自由論壇"的,引喻愛爾蘭詩人葉慈(W.B YEATS 1865-1939)之"英語屬於愛爾蘭,但愛爾蘭不屬於英國"時,信比錯引為奧登(W.H.Auden 1907-1973)話語,蒙有識之士提醒,謹此致謝,並向讀者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