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轉貼:人文素養\老附中(網名)

出處:台灣茶黨

本人不是教育專業者。只能從自己留學生涯觀察所得,野人獻曝。希望能拋磚引玉。

就先從歐美社會一般關於liberal arts education(很難漢譯,暫且翻譯為「自由教育」,也許「自由人教育」較為貼切也說不定,請專家表示意見)的觀念談起。

這個名詞是從拉丁文、希臘文轉譯而來。在古代希臘雅典的黃金民主時代,雅典社會分為自由人和奴隸。所謂民主,是自由人的民主,奴隸不得參與。自由人都可以參與決定國家大事。他們決定戰爭與和平,權衡各種外交聯盟的利弊,辯論公民的權利,思索公與私、罪與罰、報復與寬恕、理想與現實、榮譽與責任等等難題。為達到此目的,自由公民至少必須具備邏輯推理、言詞表達能力,歷史、國際關係、經濟貿易的常識,善於分析錯綜複雜的情勢。「自由教育」的目的,在於使得自由公民具備這些條件。是以,雅典青年學習哲學、邏輯、文學戲劇、修辭辯論、歷史、數學等等。這是專屬於自由人的教育。相形之下,雅典的奴隸則學習各種生產技能(techne,即近代technical,technology等詞語的來源)。

後來在歐美,統治階級用相同的教育概念來培養他們的接班人。在英國,人們稱「自由教育」為紳士的教育。十九世紀初普魯士首創強迫性義務教育的時候,把學子分為三類。95%學子只學習生產技能,強化服從精神,不鼓勵思考。4.5%學子學習高級生產技能和初級管理技能,只鼓勵局部思考。0.5%則全面培養思考能力,準備參與高級行政管理、各種決策;換句話說,是培養治國人才。最後這批精英學生,接受的教育類似古雅典的「自由教育」。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或者更遲),歐美的精英大學(如牛津大學、柏林大學、巴黎大學、長春藤盟校)的教育重點,也在這方面。

也許可以簡略說,「自由教育」是人文素養的基礎。要思索和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難題,當然需要極致發揮人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培植批判性思考態度,養成書寫與言詞的對話能力。這是一般性的能力,跨越學科領域。這是人文素養所講求的。隨著文明的長足進步,「自由教育」的內容也愈來愈豐富多元。在教育愈見普及的情況下,這也是現代民主社會的公民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如同古雅典自由人一樣,我們不是威權體制下的順民,而是要參與決定戰爭與和平、辯論國家大事的自由人。

在歐美學術界,即使是自然科學或者工科、醫學的大師級學者,也都有非常好的人文素養。他們在從事專業研究之前,都接受過相當嚴格的「自由教育」。即使開始專業研究,他們一般仍然在人文方面繼續保持相當的興趣。大家所熟悉的學術大師,如愛因斯坦等人,都是如此。他們可以相當從容地深入談論古希臘的悲劇、世界各國的古典文學名著、哲學和重大歷史事件的辯論等等,甚至於社會主義思潮、資本主義理論問題。除了做為現代公民的基本條件之外,很多當代教育學家說,人文素養對於高深科學思想,有很大的關連和幫助。反觀台灣學術界,連文法科的Third World Ph.D.們都不了解這個道理,更不用說理工科的學者了。

擺脫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台灣人民,絕大部分還沒有自由人應該有的人文素養。這是不幸的。然而,那些所謂菁英們和Third World Ph.D.們(特別是那些本土派的)也沒有!這些人只懂得粗陋二分法的僵硬思考模式,各方面的知識都非常貧乏,不知天高地厚,卻專門喜歡就自己的專業以外問題表示意見,搶著要代理大眾發言。他們特別喜歡賣弄自己的學位文憑,以社會菁英自居,壟斷發言權。這才是更大的不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