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特兒營課堂心得之五:從神的眼光重建親子關係

 ★生命座標的對照
1.傳統信仰的解釋:功德交換、因果業力(累世的因果業報:魏晉南北朝是誰、明朝時又是誰……)
按:以「欠(債)」為紐帶的親子關係
2.基督信仰的解釋:神有他的旨意,而且是基於「愛」
按:以「愛」為紐帶的親子關係
經文: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 2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 」(約翰福音9:1-3)

★特兒父母心力交瘁卻堅持不懈:因為愛孩子
按:只是愛的「方式」改變了:誦經功德迴向、求籤問卜→信靠創造世界、愛世人的的神(唯獨耶穌,有真平安

★轉機:居服阿姨是基督徒
阿姨:「只要一直禱告,拼命的要,耶穌就會看見你的孩子,給他幫助」、「我眼前有一個畫面,我看見你躲在角落裡一直哭」
按: 
1.禱告不是基督徒的專利,不需要從成為基督徒開始
2.禱告是與神建立關係的管道
3.神是聽禱告的神

★孩子喜歡詩歌,拍手跟著唱跳
按:善用孩子的固著,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2020年在特兒營的「所見」:
1.輔導將「不要的」擁入懷裡
2.特兒不是咒詛,是祝福(輔導會後家訪,走第二里路)
3.持續為孩子禱告神的恩典

★課後省思:
1.兩種人生態度
A:我的人生像一張餐桌,擺滿了餐具和杯具(慘劇、悲劇)
B:重建看待生命的眼光,以喜樂的心改善親子關係
2.神蹟不是「中樂透」,神蹟是「持續的生命更新過程」(神蹟,一直都在)
3.不要期望孩子成為你想要的樣子,而是要順服讓孩子成為上帝想要的樣子

特兒營課堂心得之四:同心建造家園

★上帝讓你進入婚姻的美好用意是什麼
焦點:你跟上帝的身上(不是枕邊人)

★婚姻的目的
聖經觀點:那人獨居的不好(獨居裡面沒有神的愛),我要造一個配偶來幫助他

★婚姻的意義
神要人藉著婚姻,明白基督(帶頭者)與教會(順服者)的奧秘,進入神永遠的旨意

★什麼是愛?
經文:4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8 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4-8)
1.這段經文是為了瞭解神是如何愛我們的,不是哪來檢核另一半的
2.基督「愛教會」的愛:捨己、無條、件不改變

經文:22 你們做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 23 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頭」的定義:奴僕),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 24 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 25 你們做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以弗所書5:22-25)
3.夫「為愛捨己」+妻「為愛順服」=成為一體(為愛合一)
4.觀念:一件事能否成功,取決於知道「代價/獎賞」是什麼
5.用意志去愛(要刻意、要學習)
6.用對方可以感受的方式去愛(別人的方式不一定適合你的另一半)
7.我們破碎了,神的愛就會進來:從「自己做不到」開始,倚靠神、相信神
8.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是去享受愛),卻是愛的搖籃(而是去長出愛)
按:人的眼光:孩子怎麼這麼麻煩又不可愛?
神的眼光:我捨了完整無瑕的是生命,去愛「更麻煩、就不可愛」的你

★關於溝通
1.我們常做的溝通:告知責備抱怨
2.真正的溝通: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不可含怒到日落
3.控制憤怒:知道上面有「更高的愛的權柄」在
4.不要做愚頑人
5.目的是互相了解
6.敞開自己的心,不要怕受傷(每一個因為愛所受的傷,都是值得的,因為神的愛就是這樣
*主耶穌的愛,顯現在軟弱被釘十字架的時候,而不是行神蹟的時候

★溝通前準備:
1.禱告(否則成功率不高)
2.一次只溝通一件事
3.先想自己錯在哪
4.有情緒就暫停
5.不是只有自己的方式可以解決

★關於丈夫
1.敬重太太
2.忠誠
3.妻子需要每天保養顧惜(保養:可以大事化小)
4.和神的關係,決定你怎樣愛妻子
5.麻煩就是祝福
6.學習自求多福
7.甘心做一個愛的奴隸

★關於太太
1.對神順服,決定對丈夫的順服
2.愛主,接受主給的生命容量
經文: 39 他(耶穌)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福音26:29)
3.忍耐等候主的時間
4.追求主的美麗
5.智慧婦人建立家室(箴言14)

★關於神
1.三股合成的繩子的不容易折斷(傳4:12)
2.我們都是非常有限的人,要把目光從對方轉到神的身上——只有無限的神可以滿足人、改變人

★關於孩子
1.孩子是神賜給夫妻的產業
2.孩子是神的,我們是管家
3.孩子怎麼看自己、接納自己,才是被社會接納的關鍵,而非「能力」
4.我們的責任:相信神的賞賜,按神的心意教養他們
5.兒女是夫妻合一的記號(我裡面有你,你裡面有我)
6.從兒女的眼中與身上,看到神眼中的我們(一生中,很少有人能像兒女那樣清楚的看見我們)

★結論
1.在愛與教養兒女的過程中,認識神對我們的愛與教養
2.特兒不該是夫妻關係中的第三者,夫妻關係好,特兒才會好(順位要搞對)
3.按神的心意經營夫妻關係,是對特兒最好的教養前提
4.孩子是夫妻兩個人的,責任首要在父親,媽媽是幫助者
5.錯誤軟弱夫妻「一起承擔」
6.關係永遠大於事情
7.在孩子面前尋求合一,孩子就沒辦法選邊站

8.更多體諒配偶的辛苦,用更寬廣的心看待配偶
9.珍惜彼此相處的寶貴時光
10.懂得求救,懂得感謝
11.在孩子身上接受神的成全,因著特兒更相愛
12.生活從「待辦事項」變為「待愛事項」。

★第一堂小結(省思)
1 我信主後最重要的改變,是對「關係」的重新學習
2.捨己的基礎不是對「自己犧牲」的看重,而是對「對方」的看重(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3.看重對方勝過自己,就會有「心甘情願」的心態,如此一來,看似客觀的犧牲,就會轉化出愛的滋味。

第二堂小結(省思)
★改善夫妻關係
1.技巧面:溝通
2.基礎面:認識神的本質,讓神介入我們的生命,從改變我做起

★「管家」的觀念:神創造的神負責,我只是管家
1.神的責任比我大
2.管不好的,求神出手幫助

★關於家庭暴力(肢體、口語、冷淡),建議在自家裡千萬不要有「起頭」:
1.從父母的角度看
有效:會成為習慣模式(以為這是「管教」)
無效:憤怒孩子不受教(都是孩子的錯)
2.從子女(特兒)的角度看
有效:有恐懼陰影,養成畏縮軟弱的性格
無效:累積傷害與情緒,成為高張力的人
結果:
1.家庭暴力,只會傷害親子關係
2.小孩在外面,不是繼續被人欺負(被暴力制約),就是轉而欺負別人(習得暴力,找他人發洩)

特兒營課堂心得之三:特兒的關照與「適度揭露」

★沒有特教背景,卻能服事很多特兒,靠的是:
1.觀察力(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做什麼對孩子有益)
2.想像力(如何引起孩子的興趣)
3.親和力(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
4.耐受力(直到孩子滿足為止+承受孩子失控造成的皮肉傷----但心裡並不受傷喔)。
按:特兒需要的陪伴其實很簡單,用極少的成本就能滿足孩子,但常常我們不願意付出的,是「時間」。

★孩子受傷了,留下傷痕,以後很難處理。
按:聖經說溝通時要「慢慢的聽,慢慢的動怒」,其實異曲同工,都是為可能的「關係受傷」踩煞車。

★生養特兒,要去找有愛的環境、有愛的資源。(有時候親人並不是我們的「資源」)
按:所以,如果婚姻關係還在,夫妻彼此要努力彼此相愛,成為彼此的幫助、彼此的資源。

★在愛與快樂中學習成長(讓孩子「玩」出成果)
按:但家長常常操作成「訓練」,要孩子「做」出成果

經文:
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裏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了。
神將他的靈賜給我們,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他裏面,他也住在我們裏面。(約翰一書 4:12-13)

★經驗分享:帶特兒(頭上戴著兩個娃娃)去爬山,引來周遭異樣的眼光,甚至誤會他們是父子,但陪伴者不在意。
按:父母應該適度揭露孩子的「特殊」,不要隱藏、掩蓋。社會中的一般人唯有「看見」特殊,才有機會「理解」特殊,也才有機會展現「善意」----即使是消極的避開,都是一種善意,因為對方可能不知道如何展現「更有溫度的善意」。避開,給了我們的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當然是一種善意!

★五位宣教士實踐耶穌為世人犧牲的愛
五位美國宣教士死於土著,寧死於土著之手,也不願為了自衛開槍,因為「我們已經準備好去天堂,但他們沒有。」
按:宣教士「準備好去天堂」不是為了求死、找死,而是為了自己的「永生」----神所應許的「永活的生命」!

特兒營課堂心得之二:信任、語氣與「聖經教導的愛」

跟孩子說:「我相信你,你可以做到。」「對我而言,你非常重要。」孩子就努力做到,因為孩子相信你。
按:人間最貴重的禮物,是有人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給你,因為他信任你---那個人,就是你的特兒!

「OOO(特兒名字),加油!繼續練下去!」
按:正向語言、強烈肯定的語氣,有鼓勵的作用。最可怕、最傷人、但家長最無感的語氣,是「反問語氣」
例:你是不知道這樣會危險喔?
        練了這麼久,你怎麼還不會?
        聽話,有那麼難嗎?
你以為你在「陳述事實」,孩子卻只接收到「你的否定」,因為透過你的「語氣」,孩子的情感已經被你傷透了。

不苦的力量:用神的力量去饒恕傷害你的人(不要靠自己,因為太難了)
按:饒恕,不只是傷害你的人得自由,你自己也得自由,因為你的生命不再受這個苦毒捆綁,不用隨時隨地擱在心裡帶著走。

為了愛人,OO學會了用策略、用增強物(買玩具兔子)讓△△自我控制,不要去推哥哥,避免哥哥受傷。
按:「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拉太書 6:7)按著聖經教養特兒(種),孩子就長成符合聖經教導的樣子(收):懂得愛,懂得祝福,懂得策略----用策略來愛人,而不是來害人。

特兒營課堂心得之一:「小鴿子家」(我家)無受傷感的特兒家庭經驗分享

 ★「小鴿子家」(我自己的家庭本身)無受傷感的特兒家庭經驗分享
1.關於家人關係(親子間、手足間)的連結:以「神的愛」為供應、為根本
2.關於照顧特兒手足的責任:「等待」一般手足身心成熟,「等待」一般手足有能力去發自內心愛特兒(這部分需要父母先滿足手足被愛的需求,如同聖經說「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

小結:
1.責任是一般手足「自願」承擔起來的
2.「愛」意謂著「看重對方」,這會帶出「主動承擔」的責任感
3.父母的角色,以「引導手足去愛特兒」最優先(言教引導+身教示範),讓手足看見特兒的可愛----這個「看見」,是手足愛特兒最重要的基礎與前提
4.父母心力有限,手足也一樣,所以在照顧特兒這件事上,「建立孩子與神的直接關係」是更重要的基礎工程(因為神是愛的源頭,無限的供應者與無條件的安慰者)

★基本認識:彼此能力的不對等
1.我們有能力去了解特兒,特兒未必有能力了解我們
2.我們有能力表達自己,特兒未必有能力表達自己

小結:
1.我們主動去理解特兒,會比特兒理解我們(社會)更有效率,也更合理
2.不要急(逼)著特兒跳出舒適圈。給特兒合理的舒適圈,可以穩定特兒的情緒,降低張力(在我家,特兒最重要的安撫物是「家人」,所以我可以帶5歲的特兒去參加高中畢業旅行的「晚會」----超擁擠、高噪音的環境,因為有「我」在)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20250716太平小組

★小組聚會的資料:

約翰一書1:5-10(新標點和合本)
5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
6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裏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 
7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8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 
9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10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神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裏了。 

John1 1:5-10(NIV)
5This is the message we have heard from him and declare to you: God is light; in him there is no darkness at all. 
6If we claim to have fellowship with him and yet walk in the darkness , we lie and do not live out the truth. 
7But if we walk in the light, as he is in the light, we have fellowship with one another, and the blood of Jesus, his Son, purifies us from all sin.
8If we claim to be without sin, we deceive ourselves and the truth is not in us. 
9If we confess our sins, he is faithful and just and will forgive us our sins and purify us from all unrighteousness. 
10If we claim we have not sinned, we make him out to be a liar and his word is not in us.

問題討論
1.你「原本以為的神」跟「聖經裡描述的神」有什麼不一樣?

2.神的「聖潔」容不下「罪」。神如何解決世人「罪」的問題?
(人要做什麼?神祂怎麼做?)

3.世人「罪被赦免」是根據神的什麼本質?

Discussion Questions
1.How is the "God you originally imagined" different from the "God described in the Bible"?

2.God's "holiness" cannot tolerate "sin." How does God resolve the problem of human sin?
(What must people do?\ What does God do?)

3.On what attribute of God is the forgiveness of human sin based?

----------
★讀經筆記
 
▲經文註釋:約一1:6的「黑暗」,NLT解讀為「靈裡黑暗」(spiritual darkness)
6 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裏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 (和合本)
6 If we claim to have fellowship with him and yet walk in the darkness, we lie and do not live out the truth. (NIV)
6 So we are lying if we say we have fellowship with God but go on living in spiritual darkness; we are not practicing the truth. (NLT)

▲經文解讀:約一1:7-9
7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8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 
9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解讀】
1.人與神的差別:
(1)神「在光明中」:光明是神的「本質」
(2)人「在光明中行」:人要努力遵從「光明之道」而行(實踐)
 (2-1)人「不光明的本質(罪性)渴慕神的光明(神性)」,努力遵從神的道,學習神、與神親近
 (2-2)「在光明中行」是我們「彼此相交」的唯一合理條件(團契不是吃吃喝喝、聊心事、交朋友)
2.關於罪的問題
(1)「認自己的罪 」不是神「赦免我們的罪 」的條件,而是前提
若人對罪沒有病識感,就不會有赦罪的需求感,也就不會尋求神了(所以基督信仰說「神愛人是無條件的,成立」)
【旁證】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太9:12)
耶穌是大醫生,看得見我們生病(罪性),所以降生為人來「醫病」。但有的人不認為自己有病,所以就算遇到醫生,也不會求醫。
(2)神「信實、公義」的本質,是「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的保證(★
★★★★)
(3)神「赦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的方法:他兒子耶穌的血(十字架的真理,基督信仰的核心)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