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轉貼:人治社會才會盛行功過論

人治社會才會盛行功過論

雲暮
發佈於 9月 4, 2014

柯文哲日前在FB上的發言:「『蔣經國時代對於政府官員操守及政商關係的嚴格規範,應該成為台灣政治的典範』引來一陣嘩然,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聲浪,他再次回應:「歷史人物的功過自然會有定案,何況蔣經國已經死了這麼久。至少在蔣經國的晚年,他對台灣的貢獻,目前看起來還是功大於過」。

且不說柯文哲對台灣民主歷史進程的無知,對於政治人物,能把他的「功過」放在天秤上做評論,實際就顯示這位政治人物是獨裁者,因為只有凌駕國家之上的權力才會有大功大過的爭議。正常國家的元首是沒有專斷能力創造偉業或悲劇的,因為施政往往要經過獨立機構、媒體的監督與民意的輿論、立法院的把關、符合程序的規章,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避免掌權者一意孤行犯下大錯,自然也不會有大功。

因此在民主時代,放大專制時代政治人物的功,很容易讓人忽略該政治人物所處的背景和職權,以及他所受到的時代侷限,功過齊平而論的影響是淡化該政治人物的獨裁角色,其性質與談論清國的康雍乾盛世的產生,但避開帝制問題是一樣的。

社會的進程有許多的歸因和不可測,把這種歸因總結在個人上是最粗略和不負責的一種。功總是多面而相對的,例如中國史觀把歷代帝王的個人統一大業視為功,所以百姓在征戰中的傷亡、流離、文化變異雖為過,卻是可以被該時代接受的犧牲。又例如漢文化的壯大之於漢族是一種莫大的功,但相對的就是非漢族文化的凋零、式微。用現代多元社會的視角去看,功可以是一群人的功,也能是另一群人眼中的過,獨裁者的功根本沒有共識可言,一旦有了共識就失去了相對性和討論空間,因為這代表某一個群體的主張被奉為圭臬,單一民族的利益成為國家中心。

希特勒對德國人民亦有不少貢獻,而且並不輸給蔣經國:希特勒上台4年後,德國GDP增長102%,國民收入增加了一倍,人均收入僅次於英國和美國,失業人員由600萬降為不足4萬,失業率由30%降為1.3%;同時完成了全國高速公路網的建設,重整了重工業基礎體系,還裝備了一支現代化軍隊。德國由最高的赤字和最高的失業率、實際上已經瀕臨破產邊緣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創造了經濟復興的奇蹟。

德國人民會爭論希特勒的功過嗎?會認為屠殺猶太人、左派、同性戀,但把德國從屈辱的凡爾賽條約解救出來的希特勒是功大於過嗎?沒有一個德國人會這麼想。希特勒尚且是從合法程序中勝選的元首,蔣經國卻非民主程序下產生的總統。

儘管柯文哲說:「對就對、錯就錯」,但功過齊平論從來不是理性客觀中立的評論功過,而是如同柯文哲所宣稱:「蔣經國功大於過」為結論,這與他的對錯分明說明顯矛盾。結果就是再再告訴人們優勢者可以犧牲弱勢者、個人要為國家利益犧牲、少數要為多數讓道、獨裁不好,但只要開明就該諒解他。柯文哲也不是第一個提出功過論的人,在中國的主要搜尋引擎「百度」上輸入「毛澤東或共產黨+功過」,馬上有一百六十萬條相關討論,中國傳統文化思維者好談獨裁者功過,這正是尚未從前現代跨進現代性的特徵。

柯文哲認為歷史人物的功過會有定案,但獨裁者的定案往往是過,不會是功,更不會有功過相提並論。違反程序、蔑視民主法治者,即使創造了無數的功,也不能掩蓋身為獨裁者傷害制度、屠殺人民的事實。即使是民主國家的爭議人物也從未有功過的明確定論,例如英國的柴契爾夫人削弱社會福利換取經濟成長,在他死後評價依然兩極,英國人對柴契爾夫人的共識只有「他是一位對英國影響甚深的人」,而非單純的「功大於過」。
詭異的是,在海的另一端中國,也有一群中國人跟柯文哲互相呼應,這個群體叫做「國粉」,他們也認為蔣經國在台灣是功大於過的人物,有過也掩蓋不了蔣的功,他們更進一步提出台灣的民主是國民黨的「功勞、恩賜」,無視台灣黨外人士的抗爭和大環境氛圍、內部壓力與國際壓力種種因素,導致蔣經國不得不妥協這個事實,這些國粉天天「南望王師」,期盼國民黨統一中國解救他們。我相信對台灣了解比中國人更深的柯文哲應該不會有這樣粗糙、失禮的結論,也不會贊同,但若把獨裁者用人治社會的功過觀點加以評論,很容易就得出「為了改革,獨裁者也是必要」之說。

既然柯文哲也知道江南案,那應該清楚正是蔣經國次子蔣孝武主導了江南案,惹怒美方而斷了蔣式政權家天下的後路,被柯文哲認為功大於過的蔣經國時代,有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黨外運動、519綠色和平運動,這個卑微而殘忍的年代,哪裡美好?也正是一連串社會、政治事件的自食其果,致使蔣經國不得不面對來自國際、美國、台灣民間、環境變化、民主聲浪種種壓力,最終向現實妥協。改革從來不是統治者的恩賜、功勞,而是那些喊不出名字的渺小抗爭者們的血汗,將這個年代的變革簡化為蔣經國三字,豈不是對抗爭者的一種諷刺?

關於蔣經國的爭議,已有許多深入的文章作為介紹:
吳乃德:〈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
吳叡人:〈國王的新衣─評吳乃德「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
悠然:〈蔣經國解嚴的原因〉
薛化元:〈蔣經國與台灣政治發展的歷史再評價〉
孫慶餘:〈白色恐怖是蔣經國的遺產〉
楊斯棓:〈蔣經國時代下的弊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