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新聞閱讀札記:桑德爾演講 舉媒體壟斷案例

出處:桑德爾演講 舉媒體壟斷案例

「桑德爾也舉自己學生時期的例子,他父母雖然沒有給他金錢當讀書誘因,但道奇隊會有一些免費的票提供給高中生,成績好的就可以拿到免費票,桑德爾認為,這不會讓他有被賄賂的感覺,但若是付現金,就會改變讀書的本質。」
按:付錢讀書,那金錢就成了目的(誘因),讀書變成了手段;成績考可以贈票,贈票是附加價值,不影響讀書的熱忱。

「也有民眾認為,媒體也是在資本主義市場下運作,一旦媒體壟斷,但民眾可選擇不要去閱讀即可,同樣民眾若不喜歡便利商店,也可選擇去雜貨店。」
按:這是不懂媒體屬性的胡說。
媒體的重要本質,在於「公共性」,因為其公共性,才讓民眾有機會「擴大接觸、參與」公共事務,如果沒有媒體中介,台北人不會知道大埔農民的慘劇,司馬庫斯居民也不會知道台北文林苑的悲歌。因此,維持其最大限度的公共性是必要的存在原則,沒有公共性,媒體就失了存在的合理性。
今天媒體如果壟斷的態勢已成,若選擇不閱讀,個人就會疏離了公共事務;若選擇殘存的小眾媒體,也會面臨「管道匱乏」的困境(一如在多如牛毛的便利商店中尋找雜貨店一般----大海撈針),更何況,有些資訊弱勢地區(山區、偏鄉、離島)的居民,只有強勢媒體這個單一的消息來源管道。
所以,拿資本主義原則為媒體壟斷開脫,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就好像拿著美女的標準去選馬:細腰豐臀、長髮披肩、豐唇瘦臉、長睫媚眼----這種馬,有用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