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以愛之名-民主鬥士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
看完本文,有一些感觸:
>翁山蘇姬的家人在境外努力爭取國際對翁山蘇姬認可,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她不會被忘記,也不會無聲無色地失蹤。
我想到了阿扁總統。除了政府施政遇到民意反彈,被拿來當「扁維拉」使用之外,阿扁總統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是一個「歷史名詞」。但這個名詞,卻活生生地遭受惡狠狠的對待,其人雖未消失,卻激不起一般人民的關注。他關在土城,不會無聲無色地失蹤,但極有可能無聲無息的「消失」----如果,我們始終冷漠以對的話。
還好,打自阿扁總統遭遇政治清算之始,即有一批被蔑稱為「扁迷」「扁蟲」的人士,不離不棄地聲援他、支持他,他的兒子陳致中也被迫參選,孤獨而艱辛地走上政治路。這股力量內聚力強大,卻在「民主開放」的表象(假象)下,遭受國內媒體的冷落與封鎖,使得阿扁總統的困境,始終無法如最近「文林苑拆除事件」的王家般得到民眾的關切。阿扁總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我們看得到阿扁總統活著離開黑牢嗎?
>自9月18日起,約數千名有崇高地位佛教僧侶開始參加和平示威遊行。 一些新聞媒體將此次示威活動媲美顏色革命,稱為「番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在緬甸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傳統中,僧侶原本不問世事,可是緬甸人民的痛苦,使得充滿慈悲心的佛教僧侶自發決心為人民請命而走上街頭。可是愚蠢的緬甸軍政府對示威群眾武力鎮壓,至少有四人死亡(當中有兩人是為僧侶)、100人受傷。大約300人被捕,而半數是僧侶。軍方還大舉搜捕仰光及其他地方帶頭示威的僧侶,近千人被捕。在仰光兩間寺院,寺院玻璃窗被打破、滿地子彈殼。另在其他地方寺院,並有僧侶被毆打。有一些證據顯示有被軍方逮捕的僧侶慘遭虐待甚至殺害。
我想到了台灣的佛教團體。我不想、也不用分類,因為面對台灣社會四處蔓延的不公不義現況,檯面上的佛教團體通通不及格。也許,「人權」這個來自於西方的概念,不容易在佛教徒心中找到適當的教義予以吸收、內化,並共持為實踐的價值觀,但是,光是「聞聲救苦」、「慈悲喜捨」等純佛教教義,難道還不足以激起對俗世苦難的一絲悲憫嗎?注意這句話:「在緬甸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傳統中,僧侶原本不問世事」,連「不問世事」的南傳佛教僧侶都願意打破身份保障(侷限),勇於走上街頭為民眾請命,那麼,號稱「大乘」的台灣佛教徒你們在做什麼?是否人民的苦難還不夠多,所以你們仍然潛心於自己熟悉的經典與禪修?還是信眾的供養已太豐足,所以你們早已失去了感受民眾苦難的意願與能力?
我相信不是的,否則台灣的慈善力量不會依然蓬勃。但問題是,難道民眾的苦難需要先「概念劃分」,有的苦難佛教徒要感同身受、有的要避而遠之嗎?還是因果律的信仰已讓佛教徒畏因畏果,失去了大無畏的踐道精神?慈濟的信條是最典型困惑:「苦難在哪裡,慈濟就在哪裡」、「跟政治保持距離」。然而四大志業的實踐,沒有跟政治力打交道,哪一項做得到?源於天然災害的苦,慈濟一馬當先;源於政治迫害的苦,慈濟則一無所見、一聲不聞。佛教徒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分際拿捏與實踐方式,恐怕要重新省思、重新定位,才有辦法讓我們在清高之餘,看到人民渴望見到的「偉大」。
PS:以慈濟為例只是為了行文方便,並非對慈濟有什麼敵意。一點澄清,請諒察。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學生的大哉問以及我的回答
學生之問:(註:該生是虔誠的基督徒)
老師,我最近讀到老子道德經裡面有一句話說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我的解讀是
絕聖智,則百姓會獲得極大的利益
棄仁義,百姓會回復孝順跟慈愛
捨棄了巧利,則天下無賊
想想很有道理,但與我的價值觀有牴觸,想問老師是我解讀有問題?
還是他的本意並非如此?
以下是我的回答:
我會這樣詮釋:
聖智仁義巧利,都是「名義」,之所以要「絕之」,是因為這些名義的提出,原本是因為有其「內涵」;然而一旦「定了名」,「求其名而無其實」的偽善情形必然會發生(我說的是「必然」喔!),所以,對民眾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除一切人為名義的建構,從根斬斷人民對虛名(包括透過虛名所得到的一切「不合常道」的利益)的追求,這樣人民可以回到原始而純樸的心靈狀態,無爭無求,各自圓滿於自身的存在。這是道家心目中的理想。
跟你的價值觀衝突,應該是基督教的價值是建立在對「名實」的重視與一致,名實不符,這是欺騙,是道德的大罪(是否透過欺騙去犯世俗法定的罪又是另一回事)。老子則是洞視了「立名」必然會帶來「名不符實」的後遺症,一如光影理論----「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光越亮,影越深」。所以,老子是以「取消問題」來「解決問題」,如果能放棄(厭棄)對名義的追求,則人民可免除後遺症之累,而得到最大的利益(以道家的角度言,叫「全性保真」)。
你的解讀,比較停留在翻譯的層次,而翻譯若照字面翻,其概念往往會失真。你把「聖智仁義巧利」以「具有實質內容」的角度理解,才會有這樣的疑惑。其實老子是很善巧的,他把正面概念「聖智仁義」跟負面概念「巧利」以「並列」關係擺在一起否定,其實是大有深意的,因為任何概念一旦被「工具化」(即我前面所說的「名不符實」),犯罪為惡的後果是一樣的。
老師,我最近讀到老子道德經裡面有一句話說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我的解讀是
絕聖智,則百姓會獲得極大的利益
棄仁義,百姓會回復孝順跟慈愛
捨棄了巧利,則天下無賊
想想很有道理,但與我的價值觀有牴觸,想問老師是我解讀有問題?
還是他的本意並非如此?
以下是我的回答:
我會這樣詮釋:
聖智仁義巧利,都是「名義」,之所以要「絕之」,是因為這些名義的提出,原本是因為有其「內涵」;然而一旦「定了名」,「求其名而無其實」的偽善情形必然會發生(我說的是「必然」喔!),所以,對民眾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除一切人為名義的建構,從根斬斷人民對虛名(包括透過虛名所得到的一切「不合常道」的利益)的追求,這樣人民可以回到原始而純樸的心靈狀態,無爭無求,各自圓滿於自身的存在。這是道家心目中的理想。
跟你的價值觀衝突,應該是基督教的價值是建立在對「名實」的重視與一致,名實不符,這是欺騙,是道德的大罪(是否透過欺騙去犯世俗法定的罪又是另一回事)。老子則是洞視了「立名」必然會帶來「名不符實」的後遺症,一如光影理論----「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光越亮,影越深」。所以,老子是以「取消問題」來「解決問題」,如果能放棄(厭棄)對名義的追求,則人民可免除後遺症之累,而得到最大的利益(以道家的角度言,叫「全性保真」)。
你的解讀,比較停留在翻譯的層次,而翻譯若照字面翻,其概念往往會失真。你把「聖智仁義巧利」以「具有實質內容」的角度理解,才會有這樣的疑惑。其實老子是很善巧的,他把正面概念「聖智仁義」跟負面概念「巧利」以「並列」關係擺在一起否定,其實是大有深意的,因為任何概念一旦被「工具化」(即我前面所說的「名不符實」),犯罪為惡的後果是一樣的。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愛的小品一則
像極地的火山爆發,內蓄的怨怒不斷翻騰、伺機噴勃;而每一次的爆發,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風散了雲,寒凝了氣,一切又回復原狀,只聽見牆上的鐘,滴滴答答地計算似乎無止無休的零下幾度C......
早已嚴重超載的疲倦,終於壓斷了極度缺鈣的自尊,侵蝕了無力思索的理智,第一次,女人蜷縮在床角,心裡向上帝默禱:「神啊!我很無助,請祢讓我的老公懂得如何愛我!」
神聽到了。女人內心的火山不再翻騰,逐漸回溫。看著身邊的男人認真地兀自解釋著什麼,一股甜蜜的愛意湧上心頭,女人頭也不抬地說:「抱我!」男人一愣,像領悟到什麼,靜靜地湊過去,用殘存的餘溫環抱著失溫多時的女人,連滾落的淚滴在男人的手臂上,也緩緩地、緩緩地蒸發,留下一道似有若無的印痕。冰層溶解,大地回春。
後來,倆人彼此聊了許多往事,分享許多心情。原本乾硬的心田,在感情的滋潤下,許多嫩綠的幼苗正舒展小小的枝葉,迎向燦爛的陽光。
早已嚴重超載的疲倦,終於壓斷了極度缺鈣的自尊,侵蝕了無力思索的理智,第一次,女人蜷縮在床角,心裡向上帝默禱:「神啊!我很無助,請祢讓我的老公懂得如何愛我!」
神聽到了。女人內心的火山不再翻騰,逐漸回溫。看著身邊的男人認真地兀自解釋著什麼,一股甜蜜的愛意湧上心頭,女人頭也不抬地說:「抱我!」男人一愣,像領悟到什麼,靜靜地湊過去,用殘存的餘溫環抱著失溫多時的女人,連滾落的淚滴在男人的手臂上,也緩緩地、緩緩地蒸發,留下一道似有若無的印痕。冰層溶解,大地回春。
後來,倆人彼此聊了許多往事,分享許多心情。原本乾硬的心田,在感情的滋潤下,許多嫩綠的幼苗正舒展小小的枝葉,迎向燦爛的陽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