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與學生關於「經典文本教育」作用的探討

按:我的學生針對我關於「高中經典範文vs品格教育」的觀點提出她的看法,我發現我老了,居然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一一回覆。因文頗長,乃回覆於此,且誌師生之緣。

【文本】
我認為「讀幾篇古文,就能培養美好的品格與文素養」,這是太高估了這些文章的作用了。(ps:我沒說這些文章沒價值)
我進入教育職場,最喜歡教的就是論孟,因為我真的喜歡。但我卻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教育現場上了幾十年的文化教材(論孟),從學校出去的學子,最後反孔孟的的人一大堆?而且是跨世代的出現?後來我明白了:品德教育除了教材,更重要、更讓人有感的是「典範」,典範才是活生生的,有吸引力、感召力的東西。我們逼學生讀了一堆聖賢大道理,卻端不出幾個「受教」的現實典範出來,請問畢業的學子看到人面獸心、衣冠禽獸的社會現實,他會相信孔孟的大道理,還是認為這些道理都是鬼扯?
我不否定這些文章的價值,但要以此做為反對新課綱的理據,我覺得效力是很薄弱的。(反過來說,若以「成效檢驗」來衡量這些古文,那恰好證明讀了這些古文沒有培養出更多的范仲淹、柳宗元,這樣的經典教育是失敗的。)

 【學生的回應VS我的回覆

老師,恕我不認同你的邏輯(單純針對老師的文章部分)。

>反孔孟的人一大堆,絕大多數是因為把孔孟=儒家=中國封建倫理體制,而後者可以等同的擴大解釋等同的東西太多了,包括「政治」中國、「黨國」、父母權威……最簡單的舉例就是「華人社會就是被儒家xxooooxx」,老師不覺得這論述跟百餘年前的魯迅他們在講得基本上換湯不換藥嗎?但胡適他們那一代人或許還稱得上一句學貫中西,批評自己瞭解的東西,與批評自己不了解的東西,這完全是不同層次吧?

按:你的論述有道理,不過跟我的論述不在同一個層次上,我只是在討論「經典VS品格」之間的關係。基本上,我還是以「孔孟的內容含有德行養成」為立論基礎的,並不涉及對孔孟的審視眼光,因為這會形成各說各話的情況,不容易聚焦討論。

區老師認為「刪掉某些課文(例如<廉恥>)就會有礙品格教育或人格的養成」,我則認為這太高估「經典」本身的作用,因為我更在意「典範」的價值──雖然典範的形成,也有賴於經典的深化、內化與外顯。區老師過於強調「經典教育→人格養成」的必然性,在此脈絡下,長年來的體制內經典教育(經典選文、文化教材)按理說應該培養出很多有品格之人才對;但事實卻不然,在社會面、乃至於教育面,我們通常認為社會的道德水準是「一代不如一代」,然而強調「經典教育」之輩反過來再以此為據,強調「經典教育」的重要性──以自己達不到成效的結果(道德低下),來論證自己(經典)存在的價值與必要,這不是很荒謬嗎?

再強調一次:我只是想探討「經典\道德學問」與「人格養成」之間的關係,不涉及對孔孟的批判,所以你的論述我是贊同的。

 

>我不否認儒家經過帝制長期的加工有很多問題;另外,他們也有他們的時代侷限(eg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但我想問的是:西方文學、封建制度也有一樣的脈絡和包袱,為什麼荷馬史詩,或聖經,或但丁神曲,或失樂園這些,仍然仍被他們視為必修的人文經典?我特別舉後面兩部作品,因為它們具有非常濃厚的宗教道德說教意味。……另外,莎士比亞作品中的種族歧視(請看威尼斯商人),以及究竟有無厭女?也已有很多研究。

按:經典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定會有「時代加工」的問題。西方的文化我不熟,我不評論;以中國經學為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內涵與面貌是不同的,以此類推,你的觀點我也是贊同的。不過這部分已經溢出我的看法的探討了,不贅。

 

>老師是在高中教到我的。我不知道當時我有沒有跟老師說過我很討厭孔孟?連帶布袋戲的當家小生素還真也很不受我待見。事實上,我現在還是不喜歡孟子(順帶一提 一脈相承的討厭愛說教的韓愈),但隨著年紀我慢慢可以「理解」孔子了……

按:這部分我倒是都還記得(包括你年輕但超齡的「不屑」表情),呵呵。

不過,我應該沒有要你接受我課堂上所有的講述內容吧!因為我在大學時就習得這樣的觀念:道德是自律的事,只有認同道德的價值,才有實踐的可能性,以強制的手段為之,只會培養出反道德與假道學。所以當年你無法接受,那是你的選擇;如今你能慢慢可以理解孔子了,能改變對他的看法,那也是你的選擇。我想,這就是成長吧!

 

>我雖然不太記得我以前跟老師聊過的所有內容,不過我知道那段時間我相當黑暗低迷XD(與此對比就是老師十分樂觀)。因為我所相信的…信仰價值在那一段時間整個動搖碎裂,我要費很大的努力才沒讓自己選擇墜下去。幻滅就來自於認知到課本上這些聖賢書十有八九都是幹話王、才華配不上人品、品格有缺陷的人但能力出眾於是得以上位…(就從李白開始,對,凸)。這可能很多老師聽了都覺得很荒謬,怎麼會?但對我就是,而且是毀滅性的。即使現在偶爾我還是會受「才德兼備」、「 知行合一」這樣的標準所煎熬,而對人事物感到生氣XD。但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這些課本上的人物都是很空洞的,就是樣板;等到他們面對活生生的人,當然會覺得那些都是空話、都是大道理。甚至不用出社會面對:學校的老師,活生生的就是言行不一的教材了。遲到早退?對成績好的人偏心?羞辱或給成績差的人臉色?那他們講得東西,我當然不會想相信了(不以人廢言是超級困難的好嗎XD)。

按:嗯,你這段話讓我我想起你那時的「黑暗低迷」,不過我得承認,我那時對你沒有「親切的同理」。對你這樣聰慧而早熟的人,在理念與現實的反差中一定會陷入痛苦,但在現實中被妥協的理念,我無法讓你知道妥協的不得已與合理的妥協尺度,我的人生經驗也不足以讓你知道這一點(即使現在年過半百的我,我也沒有自信可以跟你談這個問題)。

而你談到的「德不配位」的現象,這不僅是動搖你個人信仰價值的問題,凡有價值信仰者,都很難對這樣的現象平心以對。我只能跟你說,對於自己高舉的信仰價值,雖然自己在實踐上仍有欠缺,但只要堅持走在這條道路上,那就是值得肯定的事,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是「言行不一」;真正要批判的是「鄉愿」、「雙標仔」,將道德理念誤用的成效極大化(以禮殺人、混淆、破壞共遵的價值標準)。就前者言,只要還沒有蓋棺論定,人就有晚節不保的道德風險,因此我不太願意追究人在道德上的犯錯,我在意的是人犯錯之後的態度與表現,只要是真切的認罪悔改,縱使達不到自己原本高舉的道德水準,我覺得可以不用苛責。(我承認這是我信主後體會比較深刻的層面)

 

>到底哪些是經典,的確可以討論商榷。但我想,能將文化與政治中國區分的很清楚的老師你,其實很清楚刪古文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我讀大二時,修美國文學史,系定必選修至少一門,但我對美史興趣不高。當時我在課堂上問教授:「我們一定要喜歡經典嗎?一定要讀完嗎?」教授很和藹的說:「不,你不用喜歡每一部經典,讀了沒興趣的也不用讀完不可。但你要知道的是,為什麼它成為經典?人們是怎麼看待它的。」這段話讓我受用無窮,得到安慰,也多了勇氣。

按:嗯,我在彰女時參加過一場課綱選文的說明會,基本上聚焦的層面向來不是「文學」,而是「文化」,這個基調至今依然,所以這個問題注定很難擺脫意識形態的衝突。我只能說,我得益於能清楚區分政治中國與文化中國,才不會在意識形態的糾葛中得內傷。

至於你大學教授的那段話我十分認同,不贅。

 

 

>同樣呀!教會難道沒有很多敗類?搞藝術的人很多都是想要追求更高的性靈,但為什麼常常在私德上傷害許多人?在人文社科圈子、接觸最多人文經典與論述的人,為什麼往往也能看到最自私自利你死我活的爭鬥?我們該怎麼看待沙特?又該怎麼看待約翰藍儂?我覺得這跟哪種經典無關(不論中西),畢竟如果要拿上述這些現代人的作品去檢視他們的作為,那也是一片慘不忍睹(那是否可以說這是反面教材,因此也是失敗的典範舉例?)

也許是我們一開始對「道德」「倫理」的論述就有問題。當然這件事是很困難的。我不想檢討前線的老師XD不過大家不妨捫心自問:紅燈會不會右轉?會不會為了接小孩紅線臨停?跟朋友說週末有事無法參加聚會,事實上只是很累想在家睡覺,這算不算說謊?這都是浮動而且難以有標準的。我舉上述例子,是因為這些都曾經是造成我的絕對道德價值信仰體系崩毀而感到痛苦的原因之一,ㄏㄏ。因此不用到看到社會現實,我已經先毀滅過一波了(就是老師當時看到的我)

按:我承認這些現象都會衝擊人的道德信念,但我們不能寄望道德完人的存在,更不能高舉完美的道德規準,檢視常人生活中小細節的違規\背德,這種道德魔人(教會中稱之為法利賽人),其實也是對道德最大的傷害(既然做不到,乾脆別做了)。

那麼現在,你還在「毀滅中」嗎?

 

>我個人是覺得滿奇妙的。有些東西一很直白的講出來,就少了些思考的韻味。古典的作品有許多都是含蓄的(不論中西哦),因此在「品味」的過程,腦袋會打開很不同的世界。戲曲有一唱三嘆的妙處,年輕時可能也不能體會其中幽微;但如果沒有去培養,那就只有微乎其微的可能在以後的某一天突然會去欣賞。

按:你這裡所言,已經涉及對古典(概念上應該蓋「經典」)的品味了。我相信你具有這樣的能力,也祝福你在古典的涵泳中領略更多的美好,豐實你的內在生命。

 

上了一天班腦袋有點不清楚了,先這樣X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