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與學生關於「經典文本教育」作用的探討

按:我的學生針對我關於「高中經典範文vs品格教育」的觀點提出她的看法,我發現我老了,居然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一一回覆。因文頗長,乃回覆於此,且誌師生之緣。

【文本】
我認為「讀幾篇古文,就能培養美好的品格與文素養」,這是太高估了這些文章的作用了。(ps:我沒說這些文章沒價值)
我進入教育職場,最喜歡教的就是論孟,因為我真的喜歡。但我卻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教育現場上了幾十年的文化教材(論孟),從學校出去的學子,最後反孔孟的的人一大堆?而且是跨世代的出現?後來我明白了:品德教育除了教材,更重要、更讓人有感的是「典範」,典範才是活生生的,有吸引力、感召力的東西。我們逼學生讀了一堆聖賢大道理,卻端不出幾個「受教」的現實典範出來,請問畢業的學子看到人面獸心、衣冠禽獸的社會現實,他會相信孔孟的大道理,還是認為這些道理都是鬼扯?
我不否定這些文章的價值,但要以此做為反對新課綱的理據,我覺得效力是很薄弱的。(反過來說,若以「成效檢驗」來衡量這些古文,那恰好證明讀了這些古文沒有培養出更多的范仲淹、柳宗元,這樣的經典教育是失敗的。)

 【學生的回應VS我的回覆

老師,恕我不認同你的邏輯(單純針對老師的文章部分)。

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兩條路

今天有兩位以前教過的學生返校參加文華校慶,來辦公室找我時,談起自己的現況。

甲生就讀私立夜校,半工半讀。她說「人生以離家為目的」,因為親子關係不好,目前生活重心都在職場。她曾經當工廠當過女工,現在在咖啡廳當服務生,工作上的事學得很快,工作態度又好,年紀雖輕,卻是一個頗受肯定的好員工,連已離職的員工都想要挖角她。

乙生就讀私立大學,高中時就在家長的指導之下,省下餘錢嘗試小額投資,透過長期持有的方式,目前每個月約有2萬元的被動收入。她不追流行,開銷不大,每當有小額收入(ex:寫稿),就會再投入股市,持續累積被動收入。她說據父親估算,大學畢業時她應該會有150萬的第一桶金。

甲生雖然辛苦,但她為自己的人生奮鬥著,看得出來,她很滿意自己的現況:忙碌,但快樂。而乙生真可說是人生勝利組了,財富自由前景可期,不需要為生活而工作,既賺得了金錢,也賺得了時間。

兩位學生境遇有別,但都走在自己的「自由之路」上。他們只是在不同的面向上投資自己,得到自己想得到、也能得到的東西。我們不需要憐憫甲生,也無需羨慕乙生。